臺灣人看大陸》一次特別的扶貧體驗(一)

脫貧農戶與家養的牛。(作者提供)

今年十月下旬,我以一個獨立媒體人的身分,應邀參加了「海峽兩岸記者精準扶貧採訪活動」,整個活動聚焦在扶貧成果的展示與幫扶過程的呈現,跟以往我所參加過的兩岸交流活動全然不同,更側重在於讓獨立媒體人全盤的瞭解脫貧攻堅故事整體活動進行下來,我收穫了嶄新的體驗,對於精準扶貧也有了不一樣的見解。

活動目的地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2012年大陸的國務院出臺了一份全國貧困縣名單,廣河縣赫然在列,是年也決定了由中央各部會來認領幫扶這些地區國務院臺辦分配到的就是廣河縣,這也是促成我這次扶貧採訪之行的主因。採訪活動廣邀在華北、華中、華南的臺灣自媒體人、短視頻主持人、直播網紅等共計11人,前往廣河縣,體驗一系列的扶貧成果,利用時下發達的社羣網絡,講好廣河縣人民戰勝貧困的故事。

10月23日,我從廣州白雲機場搭乘飛往蘭州中川機場的航班,這裡有個小插曲說與大夥笑笑,由於提前看好了蘭州的氣溫總是維持在六、七度左右,我在廣州搭乘地鐵前往白雲機場時,行李箱已滿,便將刷毛衛衣穿在身上,手捧一件厚到誇張的棉襖,在身處短袖成堆的地鐵乘客羣裡顯得那麼的獨一無二,乘客詫異的目光齊齊向我襲來,人羣的注目禮加上厚重成圓形的衛衣,我彷彿成了動物園裡的大熊貓,任人蔘觀。

天氣酷寒 夜不能寐

歷經三個小時的飛行終於抵達目的地蘭州,出了蘭州機場一陣冰風襲來,我頓時有種穿得厚重、裹得嚴實的小確幸,廣州地鐵上異樣的眼光沒有白挨。長期生長在南方的我,難以抵禦西北寒風的冷冽,很難想像同一塊土地上、同一個北京時區、同一個政治體系的人們,同一時間有的人穿着短袖還嫌熱,有的人穿着棉襖仍然冷,顯示了大陸的幅員遼闊,與人們的生活百態,我與兩岸媒體人在蘭州市區碰了頭,預計住上一晚,隔天搭乘中巴前往廣河縣。

十月的大西北,除了一如繼往的乾燥,讓我這個南方人頗不適應外,還摻進一抹淌入骨隨的滲人寒意,在蘭州住了一晚,恰逢供暖期還沒開始,乾燥的氣候與冷冽的低溫,使我夜不能寐,躺在牀上心緒便開始飄遠,想着極端的氣候之下,我尚這麼痛苦,那長期生活在西北的人們又有着怎樣驚人的意志力思今憶古,唐宋時期守着隴右道的軍人們(甘肅古稱隴),又是如何捱過一個又一個漫長冬天的呢?在胡思亂想一陣後扛不住睏意襲來,思緒轉向迷糊進而沉沉睡去。

蘭州特色 沒有拉麪

隔天六點我便被主辦方工作人員趙大哥喊醒,說是要帶我們品嚐最地道的特色早點蘭州牛肉麪。在廣州生活兩年多的我,對於街頭巷尾滿滿的蘭州拉麪店早已見怪不怪(大陸三大國民美食,分別是沙縣小吃、蘭州拉麪與黃燜雞米飯,基本每座城市一定會有),加上前一晚的睡眠不足,因而我對此也沒有很上心,感覺爲了一碗隨處可吃的拉麪起早貪黑有所不值,但又不好意思拂了趙大哥的美意,頂着雞蛋大的黑眼圈,跟隨趙大哥漫不經心的步入店裡

進入店裡後,恍然一感受滿滿的饕客,我突然認爲犧牲睡眠來吃麪,可能有這麼一點價值!我聽着店裡的扯麪師傅說,最正統的面源自於此,稱作蘭州牛肉麪,而大陸隨處可見的蘭州拉麪則都是青海人開的,談及此師傅嘆了口氣,認爲蘭州人較爲固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蘭州的驕傲牛肉麪,反而被青海人帶出蘭州,走向世界、發光發熱。

爲此我在今日頭條上寫了一篇「灣灣青年很詫異、蘭州沒有拉麪」,抒發了扯麪師傅的感嘆以及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不想在留言互動區引發了兩派觀點的論戰,一派認爲正宗的牛肉麪只在蘭州,出了蘭州一切都是旁門左道,另一派覺得被青海人發揚到世界的蘭州拉麪,是牛肉麪的文化延續,雙方各執己見不罷休,該篇文章遂登上頭條當天蘭州本地熱點榜的第三名。

三區三州 綜藝幫扶

「三區三州」這個詞彙2018年首度被大陸的農業農村部提出,被認爲是大陸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三區」分別指的是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甘肅、雲南四省藏區及南疆的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四地區,「三州」指的是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我之前去四川旅遊時,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四川涼山州的貧困狀態的文章,而後被轉載到天涯論壇,許多人質疑該地區並沒有我文中提及的這麼窮,甚至回覆數量達到了兩百多筆,看了讀者留言我一度都驚得以爲我所見聞的地區並不是涼山州。而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三州」中的最末一地──臨夏回族自治州。

用過牛肉麪後,在主辦方的安排下,我們一行前往自治州首府臨夏市,唯一一個振興大獲成功的景區──八坊十三巷,藉由媒體人的別樣視角,對該景區進行旅遊產業的扶貧推介。說來也慚愧,我一直對於扶貧工作沒有太大的留意,甚至「三區三州」這個詞彙都是從大陸的綜藝節目聽來的,這裡不得不提及大陸扶貧工作的諸多亮點之一,將綜藝節目的娛樂性質完美的融入了脫貧攻堅的整體計劃之中。(待續)(謝建鋐/廣州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