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赴陸創業:高風險 高利潤 先做好心理準備

▲有機會前往大陸創業李彥樺(圖右)躍躍欲試。(圖/記者魏有德攝)

記者魏有德/採訪報導

近年大陸各省市紛紛成立「青創園區」、「青創基地」,除了向大陸新創人才招手,也瞄準臺灣青年赴陸創業。俗稱「孵化器」的青創基地標榜着「一條龍」式的服務,從資金資源到上下游新興企業的合縱連橫,讓不少想要創業的臺灣青年躍躍欲試。

▲「青年創想未來」座談會,吸引不少有意願赴陸創業的年輕人蔘加。(圖/記者魏有德攝)

「我們在臺灣已經有自己的生意,因爲我們是做服飾的,一直很希望成立自己的品牌。」30多歲的李彥樺,在臺灣從事服裝設計生產,對於有機會前往大陸創業,成立品牌,他覺得風險雖然高,如果成功,獲利也會很大。他認爲,孵化器在臺灣比較沒有那麼成熟,單就創業者身分來看,在大陸相較之下可以得到更多協助及資源,更有機會發展起來。相對來說,人才都往對岸走,競爭一定更激烈,在大陸要生存就是各憑本事,走出自己的路。

李彥樺也提到,臺灣的優勢在於「人和」,法規環境都是比較熟悉的,做起生意也是比較有把握。在大陸創業風險很高,但利潤也會比較高,如果從臺灣開始,再前往大陸也是一個選項前提是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上海金山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湯嘉恆。(圖/記者魏有德攝)

上海金山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副主任湯嘉恆也提醒想要赴陸創業的人,「資金不能好好運用團隊磨合差,商業模式過爲單一,臺青到大陸創業會碰到問題。」以共享單車爲例,市場火熱時候曾經有許多新創公司投身其中,但因爲沒有做好產品區隔,整個產業瞬間崩塌,來得快也去得快。他提醒創業者,資金運用要把握好,市場越大,競爭者越多,在大陸做生意,老闆得走出辦公室瞭解環境、熟悉業務,才能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