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鳳梨鎖定外銷市場 農委會打造冷鏈包裝場

鳳梨即將進入盛產期,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南下屏東關心產地產銷情況。(林和生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6日南下屏東視察鳳梨產銷狀況,並表示,臺灣鳳梨肉質纖細、風味香甜,不受大陸暫停輸入影響,成功調整海外目標新興市場包括日、韓、香港及加拿大等國,展現產業韌性,目前陸續進入產季,相信今年可再創佳績。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左)南下屏東,關心今年鳳梨產銷情況。(林和生攝)

統計去年鳳梨外銷量達2萬468公噸,是臺灣重要的外銷水果,其中輸日達1萬7499公噸,與前年1萬7850公噸相當,已成爲主要出口國。

農委會於2021年至2024年將導入農產品冷鏈運銷體系,輔導農民團體與農企業改善農產品供應鏈,共投入126億元,建立旗艦及區域冷鏈物流中心、升級檢疫處理場所、強化批發市場低溫貯儲設備等農產品冷鏈物流場域,大幅提升外銷到貨品質,有效提高農民收益。

以鳳梨爲例,去年金鑽鳳梨產地平均價格爲每公斤23.02元,較前年價格22.13元,增加4%,相比2020年20.47元,更增加12%。

農糧署表示,今年全臺鳳梨預估收穫面積約7200公頃,產量37萬4000公噸,盛產期爲2月至7月,主產地爲屏東縣、高雄市、臺南市、嘉義縣、雲林縣及南投縣等地區,依序往北採收。

近年積極輔導農民及農民團體優化田間管理技術,取得產銷履歷溯源管理供貨品質及建立完善的冷鏈供應體系等,確保供貨品質與安全。

此次訪視的南荔果生產合作社,配合政府冷鏈政策,斥資購置現代化集運包裝設施設備,完善冷鏈體系,每日可處理20公噸果品,儲運保鮮期由原本7至10天,可再延長5至8天,能有效拓展果品的海內外市場,強化到貨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