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成安眠藥大國 專家:增罹癌風險、宿醉效應引發意外

美國每個月大約有1,000萬人服用安眠藥,而且這個數字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示意圖/shutterstock)

失眠是當今全球最普遍的文明病,根據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資料,全球77億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失眠,大約27億人。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臺灣2020年門診住院安眠藥的使用人口超過450萬人(如果加上未就醫的人口,恐怕早已超過500萬人)。

也就是說,臺灣2,300萬人口之中,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失眠,2020年安眠藥的使用量超過9.3億顆,相關健保費用高達23億臺幣。尤其是臺灣270萬65歲以上的年長者之中,大約有120萬人因失眠而服用安眠藥,比例超過四成,對健康長壽的生活,造成嚴重障礙。

更糟糕的是,大多數失眠的人,都不清楚自己爲什麼會失眠,睡不着覺。事實上,藥物干擾、生活習慣不良、環境吵雜、光害、壓力、飲食等都是關鍵因素。失眠是人類健康的頭號天敵,睡眠醫學的科學家將它歸納出八大類型:

1.半夜清醒型

每天晚上都能正常入睡,但半夜卻異常清醒。每晚熟睡的時間不到4小時,第二天早上起牀後頭昏腦脹、哈欠連連。

2.雲雀型

每天晚上9點就上牀呼呼大睡,半夜兩三點會習慣性清醒。醒來之後,無法重新入睡,躺在牀上翻來覆去,胡思亂想,等待黎明的到來。

3.貓頭鷹型

夜越來越深,精神卻越來越亢奮,追劇、看書、滑手機、上網、打電動,一直熬夜到半夜兩、三點才睡覺。70%的年輕人猝死均與熬夜有關,真是「熬夜一時爽,天天熬夜火葬場」

4.焦躁不安型

入睡有時順利有時困難,時好時壞,半夜會多次醒來,躺在牀上翻來覆去,腦子卻轉個不停,想東想西,爲工作、感情、家庭生活瑣事焦躁不安。

5.賴牀型

入睡困難,可能需要1、2個小時。一旦入睡,一大清早要從舒適的牀上爬起來,對這類型的人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不管是鬧鐘的鈴聲,還是老媽的喊叫聲,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是蒙着頭,無動於衷,經常睡懶覺。

6.慢性失眠型

入睡困難,上牀後,需要60分鐘以上,才能入睡。半夜醒來多次,總醒來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比預計起牀時間更早清醒,且無法再入睡,睡眠中經常說夢話。(臺灣15歲以上的民衆有11.3%的人慢性失眠)

7.過度刺激型

爲了完成工作加班到午夜或凌晨兩、三點。想倒頭大睡時,卻無法入眠,失眠原因實際上來自於交感神經過度亢奮,交感神經在不斷接受刺激下會顯得較亢奮,當然無法入眠。

8.缺覺型

由於工作、生活或學習的緣故,睡眠不足5個小時,導致經常感覺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體重增加、心情變差等問題。每天少睡2兩小時,相貌大不同。熬夜對容貌的殺傷力真的不容小覷,長期缺覺真的會讓人容貌變醜。

安眠藥除了可能導致許多患者過早死亡之外,那些平均每週服用兩到三片或更多安眠藥的人,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要提高35%。

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提供的數據,隨機服用安眠藥的研究參與者中,有9種新的皮膚癌和4種其他癌症,但僅接受安慰劑的參與者中,罹患癌症的機率爲零。對於每週服用超過2-3片安眠藥的患者,平均2.5年內罹患癌症的風險會增加35%。尤其是最受歡迎的安眠藥唑吡坦(Zolpidem)和替馬西泮(Temazepam),具有統計學顯著的癌症風險。

一項來自臺灣的研究,是基於具有代表性的臺灣國民健康保險系統的數據。作者研究了唑吡坦,這是臺灣和美國最流行的安眠藥。經過八年多的隨訪,臺灣作者發現服用唑吡坦,罹患癌症的風險要大得多。

安眠藥會引起「宿醉」,不僅會降低我們睡眠時腦細胞的動作電位(action potential),還會降低白天的腦細胞活動。這會使人在白天昏昏欲睡、缺乏警覺、困惑和虛弱、減慢反應時間、判斷力,並損害智力和記憶力。服用安眠藥的老年人更容易跌倒,而車禍的肇事者往往血液中含有安眠藥的成份,因此人們認爲宿醉會導致車禍以及其他致命事故。

最近20年以來,醫生開始關注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這是一種在睡眠期間呼吸暫停的情況。醫生懷疑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睡眠期間死亡。幾項研究發現,當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服用安眠藥時,呼吸暫停的次數更多,而且暫停的時間更長。

克里普克博士從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的數據中,瞭解到唑吡坦使睡眠呼吸中止症惡化的記錄。許多專家建議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不應服用安眠藥,否則會導致高血壓,從而增加心臟病發作、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

問題是幾乎每個40歲以上的人,都有一些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而且大多數65歲以上的人,都符合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標準。更值得注意的是,服用安眠藥與很高的自殺率有關,自殺增加是基於安眠藥導致罹患抑鬱症的機率更高,以及在已知服用安眠藥的人中,觀察到非常高的自殺率。

(本文摘自《不懂睡眠就失眠:睡太多或睡太少,你都正在謀殺自己》/時報出版)

《不懂睡眠就失眠:睡太多或睡太少,你都正在謀殺自己》/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