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50水劫 百座古蹟恐泡湯

臺灣勢必得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問題。圖爲臺南市仁德區潭稅橋地下道7月27日淹水,最深達2米,得出動臨時抽水機應急。(曹婷婷攝)

古蹟可能受災預估

臺灣承襲多元海洋文化,各級古蹟、遺址遍佈沿海地區,根據綠色和平在《全球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衝擊分析報告指出,若不積極減碳,2050年全臺將超過100座古蹟、甚至總統府都將遭受海平面上升與風暴潮的雙重威脅,珍貴的歷史文物可能將長年「泡水」。

根據研究指出,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在過去一百多年上升0.19公尺,臺灣周遭海平面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的2倍,如果遇上臺風引起的風暴潮把海水推向衝擊人口稠密區,將影響民衆居住安全與生活品質。

綠色和平使用美國中央氣候研究組織(Climate Central)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研究模型模擬,透過GIS技術套疊臺灣古蹟位置圖,發現2050年在不積極減碳情境下,光是在六都之中就有100座各級古蹟(包含16座國定古蹟)將面臨海水淹溢及風暴潮威脅,包含總統府、監察院等,若遇上臺風帶起風暴潮,衝擊範圍擴大至臺北孔廟空軍總司令部市定古蹟坐落點。

其中素有「文化古都」之稱的臺南市估計18座古蹟會成爲氣候變遷災區」,根據模擬結果安南區、安平區超過8成面積將泡入海水,連帶使得四草砲臺、安平古堡受到威脅,位於神農街的金華府也同樣位於風暴潮潛在影響區。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皪心表示,地方政府身爲第一線爲民服務的單位應先透過宣示「氣候緊急」狀態,除推動地方積極減碳政策,並與市府文化局文化部制定古蹟在海平面上升及風暴潮來襲的保護方案,同時也喚起民衆的危機意識,守護臺灣多元的文化與歷史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