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三寶 兩岸、美國大手筆擴廠

此外,臺塑目前PP、PVC、EVA等石化擴建及去瓶頸工程共七案,總投資518億元;臺塑美國擬投資5.64億美元於德州進行年產25萬噸第三期PP擴建,預估2023年第一季完工投產。未來,臺塑還計劃推動臺灣碳纖擴建、仁武醫材中心、SAP及VCM去瓶頸;寧波VCM、PP二期及PDH二期擴建、PVC去瓶頸;德州新建PVC、VCM及鹼廠等九案,投資總額上看1,252億元。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表示,以去年爲基準,ABF月產能約三千萬顆,崑山廠第一季投產,較去年增加12%產能;錦興廠租借廠房導入自動化生產,明年產能可再提升11%;樹林廠2023年完成第一期擴建,產能約增加21%,上述三大投資,合併產能將增加約五成,2023年總產能將較去年增加約三分之二。

南亞兩岸銅箔是支應4G、5G用銅箔基板,而新能源車出現,須搭配鋰電池,投資80億元興建嘉義銅箔四廠,7月產量1,300噸、利用率86.7%,配合汽車用鋰電銅箔認證及後段處理機進度,今年12月可達1,500噸全能生產。

臺塑近年積極推動仁武廠轉型,先後投入工業4.0、人工智慧(AI)研發中心、染料敏化電池試量產線、復材中心等,日前更宣佈投資3.9億元設立「醫材中心」,預計明年6月完工,開發先進的醫療材料,讓旗下PVC、PE、PP原料應用於洗腎用血液迴路管、鼻胃管、防護衣、細胞培養袋與低殘留針筒等醫療器材。

臺化大陸寧波20萬噸PIA廠預計下半年投產,25萬噸ABS新產預計2022年開出。目前三個複合材料廠合計月產1萬噸;其中,臺灣新港廠因開發消費後再生塑膠(PCR)導入生產,一期斥資12億元,二期規劃擴充年產至10萬噸,麥寮、寧波廠年產各爲6萬噸、2.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