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生心聲3/縱使利弊互見 大陸是臺生的「第三條路」

圖爲蘭州大學。圖/簡立欣攝

目前兩岸有哪些管道可以得知大陸臺生訊息?北京臺生Leo說,像他以前主要是從兩岸交流活動,包括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舉辦的兩岸大學創客營。

陸委會只會恐嚇臺生

其他還包括新黨前立委李勝峰辦的「鯤鵬會」;由中華傑出青年經貿發展協會主辦的兩岸交流團「春雨參訪團」等;另外部分兩岸大學如北京清華和臺大有臺生會;此外「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北京臺聯)」在北京前門組建的北京市臺胞交流服務中心,每學期會派人慰問,屬於半官方性質。現在這些協會都還存在,活動沒有停過;事實上一直以來臺灣跟大陸交流,都不是靠官方。

那麼陸委會和海基會是否有扮演甚麼角色?Leo說,陸委會對臺生沒有任何協助,只會一直在官網上警告臺生說去大陸讀書很危險,「只有恐嚇!」另外海基會之前固定舉辦的臺生研習營,後來也停辦了。

對目前兩岸氛圍評價如何?Leo表示,兩岸雖說同文同種,但是存在很多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更不要說現在兩岸氛圍是空前的差。這層微妙的隔閡同事不會說破,但還是隔層紗。

就像2022年美國衆議院院長裴洛西訪臺,大陸那時的用語是裴洛西「竄」臺,當時氣氛當然不會好,人在北京的他耳聞同事說「要把高鐵開到臺灣」之類云云,同事都是知識分子,當着面都不會講得太冒犯,這類話語也會因爲現場有臺籍員工而被主管制止,但他去剪頭髮、去菜市場,聽到大陸基層民衆聊天時就是赤裸裸的尖銳,臺灣人身處其中當然會有壓力,想要隱藏身分,或是想回避討論,也有大陸臺幹會表態支持大陸人的想法。但不管心中統獨立場,聽到大陸民衆老說打臺灣,總會感到不舒服、刺耳。

仍建議臺生赴陸

即使有種種利弊,總的來說,還是建議臺生赴大陸嗎?「在我看來臺灣青年只有三條路:一,若有類似臺積電這樣的鐵飯碗,就待在臺灣;二,若有錢又有能力,就去國外讀書;如果以上都沒有,就去大陸。」

Leo說,若經濟能力能負擔,可以出國深造,頂尖陸校如北大、北京清華畢業生也是去牛津、哈佛,「世界的盡頭還是那些學校!」至於大陸是臺灣學子的「第三條路」,如果臺灣青年想變得不同,想要有自己的人生,應該「儘量讓自己有選擇」。

梅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