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職業化系列(三)國內賽事過少 選手欠戰場磨練

國內成人級賽事過少。(圖/資料照/記者偵源攝)

記者洪偵源/綜合報導

職業化的願景,就是要提供國內選手更多的舞臺,提升彼此的競爭力發掘出更多人才,讓更多人願意在基層耕耘,全國跆協也纔會在兩年前喊出例行賽制度口號,並以職業化爲終極目標

當前國內跆拳道狀況甲組賽事極少,國家隊選手來源都來自大專院校,以一名大專選手來說,除全大運外,就只剩全運會總統盃,且全運會還是兩年一次,頂多再加上九太杯團體賽

選手需要更多實戰的舞臺,國家隊人數有限,能派出去打國際賽的,確實是菁英中的菁英,但有更多的遺珠,仍要有磨練機會,賽事不足難以激盪更多的進步。

南韓來說,一整年有大大小小不等的比賽,且有職業隊編制,從基層培養上去的選手,有舞臺可以發揮,就算退役的國家隊選手,還能繼續出賽,若在臺灣退役後不是轉教練就是轉行。

但南韓畢竟跆拳道宗主國文化上的不同,加上發展已成熟,要臺灣全盤學習並無道理,不過在賽事數量較多方面,確實有可以着手的地方,沒有足夠的舞臺,是臺灣目前的現況

▲九太杯是目前唯一有獎金的賽事。(圖/資料照/記者洪偵源攝)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