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西遊記/政大高材生化身盔甲武士 攜「祖傳標本」闖廈門

記者蔡儀潔廈門報導

「我慢慢越來越堅信,我做的這一塊其實是有未來的。」25歲的澎湖男孩柳政鴻,3年前從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後,放棄到大公司工作的機會,帶着祖傳三代的甲殼類標本,獨自一人赴廈門開設世界螃蟹館。柳政鴻說,「我選擇的這個行業算是比較冷門,但我最大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柳政鴻在清理標本。(圖/記者蔡儀潔攝)

來自澎湖的柳政鴻,從小生活在標本世家,「從我的爺爺爸爸叔叔他們那一輩,基本上就是家族三代,大概花了30多年的時間,去收藏了這些螃蟹、甲殼類生物,並製作成標本。」抱着對海洋的熱愛,柳政鴻在大學畢業後決定開設螃蟹館,展示祖傳三代的結晶,「其實最大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看到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因爲畢竟研究海洋的人雖然多,但對於螃蟹、龍蝦這種甲殼類生物算是蠻少的。」

▲螃蟹館外觀 。(圖/記者蔡儀潔攝)

柳政鴻2018年在廈門開設了「神奇的盔甲武士世界螃蟹館」。他透露,選擇來大陸的主要原因,是這裡對海洋文化並沒有那麼熟悉,認識程度也沒有臺灣那麼高,另外一個考慮,是大陸這邊的人口基數比較大,能夠更快的達到我們希望宣傳理念

然而事情進展並不順利,柳政鴻說,「因爲我從小就在臺灣長大,所以很多概念會跟大陸這邊不太一樣,尤其是場館設計理念等,會有很多意見不同的地方,我的想法沒辦法完全表達給他們理解,所以這部分花了很多溝通成本,最後才能用我們比較理想方式,去呈現想要的展示方式。」

▲柳政鴻在介紹標本。(圖/記者蔡儀潔攝)

期間最令柳政鴻最「頭大」的,是場館都裝修完畢,但卻沒有展品,「因爲這些標本算是比較偏向生物類型的,所以必須經過海關檢驗,那時候所有東西就放在海關,根本沒辦法去動,前後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也是在這個狀況下,讓我感受到絕望,想說是不是真的沒辦法來,也沒辦法在這邊開設,是不是該放棄回去臺灣。」

面對接踵而至的難題,柳政鴻也一度感到迷茫,「前期當然會想,如果真的這樣去做效果好不好,到底能不能夠帶出一些真正的價值,但是隨着持續做下去,我慢慢越來越堅信,我做的這一塊其實是有未來,而且是有價值存在的,所以它慢慢也變成了我的一個夢想,我就帶着這個理想,來這邊去實現。」

▲柳政鴻不擔心螃蟹館會被複制。(圖/記者蔡儀潔攝)

經過8個月時間,如今柳政鴻的螃蟹館逐漸上軌道,談起會不會擔心被複制,他自信的表示不會,「做標本收藏最困難的,是你不見得能夠碰到你想要收藏的東西,因爲一些生物的存在數量是不斷變少,所以這些東西我們保留下來,就代表我們又多了一件資產,像我們有很多的標本,你可能要花1年,甚至2到3年,才能發現一個。」

柳政鴻接着說,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投入非常大的心血,而且必須花非常多的時間等待,「對我們來說,這些標本花了我們那麼多的時間,它也造就了我們,我認爲就算一個人有心想要複製,但他可能也必須要像我們一樣,付出幾十年的心血,纔有可能達到像我們這樣的規模。」

最後,柳政鴻向有意西進闖蕩的年輕人表示,很多臺灣年青人可能認爲大陸的市場大,消費能力等都很強,然後能夠到這邊來投資、創業,其實這個東西也不全盤是不對,但它必須要經過審慎的思考,「就是說你認爲你所掌握的這些東西,或者你要創業的項目,到底能不能符合這邊的需求,另外這邊有非常多,無論是法規上,還是環境上的限制,是不是你能夠克服的。」

柳政鴻接着指出,「因爲很多創業者來到這邊才發覺,事情跟他們想的不太一樣,包括整個市場的環境、民衆接受的程度等,並不一定是我們在臺灣認爲的樣子,所以這個是我認爲比較實際,必須要好好的思考的問題。」

對於希望來大陸開設展館的創業者,柳政鴻建議說,臺灣有很多比較特殊的元素是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像是一些獨特的文化、收藏品等,另外臺灣人創造力很強,所以利用我們的創造力來到這邊,可以做一些創業或創意方向事業,「我認爲這是我們比較有實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