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地上有美麗風景!130座「特色人孔蓋」觀光兼抗滑

臺南市污水下水道人孔蓋今年度新增普濟殿七角頭4款 ,有牛塭堀角、十八洞角、大廠口角及頂粗糠崎。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

臺南市是全國第一個將人手孔防滑係數納管的城市,全市大於900平方公分的人手孔蓋計有28萬8731座,市府修法要求抗滑係數都要達到50BPN以上;其中南市雨水、污水下水道人孔蓋合計有2萬5695個,9成以上未符合規定,水利局每年編列約2千萬元改善,目前改善率已達25%,另舊城區也配合觀光,已推出13款「特色人孔蓋」共130座,兼具美觀與防滑。

南市工務局表示,道路上的人孔蓋因爲鑄鐵材質的關係,抗滑能力較差,2022年3月11日修法後,全市8公尺以上都市計劃道路防滑係數不足50BPN的孔蓋,在1年內要提報相關改善計劃,目標2028年底前全部改善完成。

工務局表示,目前執行方向仍以下地爲主,孔蓋下地後除用路人較不會有下意識的恐懼外,防滑塗層及更換孔蓋皆有其使用的期限,尤其是塗防滑塗層在重車且車流量較大的區域,效期約才1年,改善金額最小,但需不斷重複塗。

工務局說,全市大於900平方公分的人手孔蓋,已配合下地4萬7238座,塗防滑塗層9886座、更換孔蓋4192座、其他改善方式1萬3065座;因管線機構在市區內有用戶接管及緊急搶修的需求,尚無法完成全面下地。

水利局的雨水及污水人孔道,超過9成以上防滑係數未達50BPN,水利局表示,每年編列約2千萬元進行防滑塗布調整及更換新材質人孔蓋,雙管齊下優先在交通流量較大的道路改善,目前雨水下水道已改善約25%的人孔蓋,污水改善達19.2%,

水利局也在舊城區推出彩繪特色孔蓋,今年有普濟殿七角頭4款分別爲牛塭堀角、十八洞角、大廠口角及頂粗糠崎,總計推出13款130座,集中在海安路、國華街、普濟殿及蝸年巷一帶,孔蓋圖騰將臺南古老地名形象化,不只抗滑又兼具文化觀光功能。

臺南市污水下水道人孔蓋今年度新增普濟殿七角頭4款 ,有牛塭堀角、十八洞角、大廠口角及頂粗糠崎。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

臺南市污水下水道人孔蓋今年度新增普濟殿七角頭4款 ,有牛塭堀角、十八洞角、大廠口角及頂粗糠崎。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

臺南市污水下水道人孔蓋今年度新增普濟殿七角頭4款 ,有牛塭堀角、十八洞角、大廠口角及頂粗糠崎。圖/臺南市水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