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 首次談判月底華府登場

美國貿易代表(USTR)副代表莎拉.畢昂琪。(摘自美國貿易代表(USTR)官網)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本報資料照片)

爲強化臺美雙邊貿易和經濟關係,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昨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副代表畢昂琪(Sarah Bianchi)舉行視訊會談。鄧振中宣佈,雙方將啓動「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首次會議預訂在6月底,由他率團至華府舉行。鄧振中說,他等待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等了30年,現在將正式展開。

鄧振中與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琪5月20日在曼谷出席APEC貿易部長會議時,曾進行雙邊會談,雙方並約定數週後還會再談。接着,美國總統拜登於5月23日在東京宣佈印太經濟架構成員,但不包括臺灣。據瞭解,美方當時即暗示,臺美雙方會有深化關係的新做法。昨天,鄧振中即與畢昂琪進行視訊對談。

美國將在本月26日至29日在美國馬里蘭州舉行的「選擇美國」(Select USA)投資高峰會,據瞭解,鄧振中將率團與會,同時與USTR進行貿易會談。鄧振中是拜登於2021年執政後,第一位訪問華府的我國部長級官員。

鄧振中指出,臺美貿易倡議包括貿易便捷、法規制定、農業、反貪污、中小企業、數位貿易、勞工、環保、標準、國營企業、非市場經濟等11項談判議題。

鄧振中表示,本項倡議因架構完整、內容廣泛,可做爲推動貿易協定的路徑圖;倡議內容以高標準爲目標,有利臺灣爭取參加CPTPP;這份倡議包含印太經濟架構的所有內涵,與美國有相當合作關係,相輔相成,會繼續推動參加印太經濟架構,有助臺灣加速與國際多邊、雙邊經貿協議談判。

但是,這份倡議不涉及關稅談判,鄧振中說,重點是利用堆積木方式,推動協議簽署,涵蓋雙邊貿易協定(BTA)所有重要成分,待時機成熟,就有機會完成臺美自由貿易協定。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與經濟部分別致電工總、商總等主要16個產業公協會,爭取他們支持。經濟部表示,將就11項議題組成工作小組,隨着談判進度,將產業意見提報給行政院經貿辦會辦。對於臺美貿易倡議不觸及關稅談判,經濟部表示,公會都肯定,如果一開始就談關稅減讓,有些產業就會有壓力,增加複雜度。

一位退休經貿官員指出,臺美貿易談判稱爲「倡議」,其實就是政治考量,美方還不願以協議、協定等正式名稱,在這份蔡政府視爲重要突破的倡議上,重點在於「體制面」,對臺灣實惠不夠,且部分項目反而對美方有利,「例如勞工法規,應該是美方怕競爭,而堅持納入」。

臺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說,美是臺灣外銷訂單主要來源國之一,這項倡議有助臺美未來貿易合作更深化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