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真正的課題是全球化佈局

只要臺積電能降低人才、水電、地緣政治的風險,臺積電依然是全球最頂尖的晶圓製造廠。圖爲臺積電12吋晶圓廠。(臺積電提供)

《矽島的危與機》(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提供)

現在臺積電真正的課題是全球化的佈局,這牽涉到國際關係。臺積電進行全球化經營時必須審慎考量,甚至找出一條可長可久的戰略,再一次將競爭者遠遠拋在後頭。在全球化佈局的過程中,很多國際關係的掌握、優先順位的考量就不是傳統決策流程可以完備的。

以2022年春爆發的烏俄大戰爲例,大戰兩週後,烏克蘭副總理要求華碩撤離俄羅斯,並高舉「科技不該爲戰爭服務」的大旗,這對尊崇西式民主,但過去並不參與國際事務的臺灣人而言,其實是一個新的課題。

華碩與宏碁在俄羅斯經營多年,動輒撤出俄羅斯不僅是當年度商業上的損失,而且也牽涉到股東權益、未來的商機,甚至是意識形態的選邊站等多元考量。華碩在被耶魯大學點名兩天後做出聲明,包括暫停業務,以及捐助3000萬元臺幣給流離失所的烏克蘭難民。這個聲明或許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確實已經幫臺灣人或臺灣企業上了一課,未來面對類似的課題時,臺灣人應該如何因應。在經營國際關係時所需要的政經知識,可能是所有的企業在全球面對美中G2格局時難以迴避的問題。

除了全球定位與佈局之外,半導體這個行業的生態系、客戶關係也都在改變中。臺積電與三星競爭蘋果應用處理器商機的過程膾炙人口,以2021年蘋果電腦佔臺積電營收26%估算,蘋果大約貢獻臺積電148億美元的營收,如果再考量臺積電的附加價值率爲65%的話,來自蘋果的訂單總共可以創造出96億美元的附加價值,而這個數字大約等於臺灣1年GDP總值的1.2%,如果也加上蘋果下單到臺灣其他公司的貢獻,光是蘋果一家公司,對臺灣GDP的貢獻值可能高達2%,也就是大約等於宜蘭46萬縣民對臺灣GDP的貢獻值。

臺積電統攬蘋果的訂單,並不只是這個訂單本身的價值,取得蘋果的應用處理器訂單,意味着臺積電能以最佳的性價比取得全球最大、價值最高的訂單,這也讓其他科技業者在考量旗艦產品時,更會將臺積電列爲優先考量。在微處理器市場上仰攻英特爾的超微,善用臺積電的生產優勢撼動英特爾的市場地位,在超微節節上升的市佔率中,臺積電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從10奈米、7奈米、5奈米,以及在2022年下半開始量產的3奈米產品,臺積電也讓輝達、高通、聯發科等業者更相信臺積電的製程能力,是挑戰全球頂尖市場的重要助力。

除了全球頂級的IC設計業者趨之若鶩之外,包括Google、Amazon、微軟等網路巨擘在發展新世代晶片時,當然也會以不與客戶競爭的臺積電爲首選合作伙伴,這樣的情況也影響了中國的網路巨擘,甚至未來各國新興業者在佈局晶片事業時最重要的指標公司。

現在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推出IDM2.0的戰略,要讓英特爾重返榮耀,而張忠謀說季辛格只有5年的時間,但他能打敗飛逝的光陰,或者臺積電已經站穩的地盤嗎?英特爾強調將在2024年追上競爭對手,甚且推出18A的技術,以所謂的埃米(1奈米等於10埃米)技術重新定義市場。

搭配技術進程,英特爾從10奈米、強化版的7奈米技術,一直到3奈米、2奈米都有非常明確的進度,甚至宣示要與日本合作2奈米的技術。但過去英特爾不斷延誤的技術進程,也證明了就算是世界頂級大廠,也不一定能按部就班地按照理想進度推出各種商品。對很多頂級的大客戶而言,在臺積電之外尋找新的製程夥伴,意味着超額的投資與意料不到的風險,這在高強度競爭的市場區隔中,恐怕也不是客戶願意承擔的壓力。

面對未來,臺積電不可能高枕無憂,除了不斷提醒社會,臺積電需要更多的人才、乾淨的能源,在先進技術的佈局上,臺積電更積極徵聘量子技術與記憶體相關人才,目的是在面對創新型技術帶來破壞性的創新。

其次,如何防杜三星與英特爾突襲,例如買走歐系的車用半導體大廠,釜底抽薪地搶走臺積電的客戶?這當然是可能的作爲,但顯然在各國都將半導體產業視爲策略性工業的政策下,這個難度會愈來愈高。在排碳與地緣政治等非臺積電所長的議題上深入佈局,也許纔是真正的策略考量。

至於歐美大廠,對臺積電而言也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在連網時代領先的蘋果、Google、Amazon、微軟、Meta這些企業都需要在先進製程上擁有長期、可以信賴的合作伙伴,而歐美的汽車大廠也希望在半導體供源上有更多的選擇或高端晶片的合作伙伴。對臺積電而言,5至10年內應以美歐日系業者爲主的策略夥伴,但長期而言,仍須研議與印度等新興國家的關係。

針對各種可能的威脅,臺積電在水平分工與垂直整合上會進行哪些佈局?從分工的角度,臺積電可以補強日本在先進製程上的不足,而日本在記憶體、材料設備工業以及市場需求端,都是臺積電長期可以合作的戰略伙伴。特別是臺灣的企業以「無害」(Harmless)聞名,存在於DNA的是以客爲尊的心態,對日本而言,在與中美韓企業對比時,臺灣的企業仍是最佳的選擇。

整體而言,臺積電超前部署的資本支出,在製程、良率上取得壓倒性的領先優勢,並在客戶服務上強調不與客戶競爭,這是三星、英特爾等挑戰臺積電霸業的科技大廠很難自圓其說的軟肋。簡而言之,臺積電內部的經營風險,遠高於外部的市場風險,只要臺積電能降低人才、水電、地緣政治的風險,臺積電依然是全球最頂尖的晶圓製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