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高雄改2奈米廠用電增 等同22座大巨蛋屋頂發電

臺積電高雄廠從原先成熟製程28奈米,變更爲先進製程2奈米,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今(4)日指出,年用電量將提升至37億度,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12%,光是變更製程所「增加」的用電量,換算至少需22座大巨蛋鋪設屋頂型太陽能才能彌足。(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嘉義佐登妮絲城堡觀光工廠周邊鄰近廠房,均已裝設屋頂太陽能板。(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臺積電高雄廠從原先成熟製程28奈米,變更爲先進製程2奈米,環團地球公民基金會今(4)日指出,年用電量將提升至37億度,佔2023年高雄市總用電量12%,光是變更製程所「增加」的用電量,換算至少需22座大巨蛋鋪設屋頂型太陽能才能彌足。高市府則強調,臺積電有專用水電,不影響民生。

臺積電將進駐高雄楠梓產業園區,今天下午高市環保局將召開「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劃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臺積電從28奈米改爲2奈米,預計園區瞬間最大用電量從原先38萬7867 KW,增加至42萬1273 KW,光是臺積電先進製程所新增的3萬3406KW最大用電量,換算成屋頂型光電裝置容量大約0.23GW,約莫等於22座大巨蛋鋪設屋頂型太陽能。

用水方面,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臺積電高雄廠每日平均用水量則從3萬3000 CMD(立方米/每天) 增加至4萬3000 CMD (立方米/每天) ,增幅約爲30%。

因此,地球公民基金會疾呼,臺積電依據自身204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的承諾(RE100)應提出至少10年、每年10%的溫室氣體增量抵換及期程評估。另外,透過使用高雄在地與周邊鄰里社區之再生能源,帶動高雄綠能與公民電廠發展。以實際行動,落實國家、高雄市與企業自身的減碳目標,更結合企業ESG,成爲地方的好鄰居。

對此,高市府日前回應,高雄供電量每年爲500億度,目前使用量爲250至300億度,足夠供應臺積電,且臺積電使用的是專用線路,不會影響到區域用電。至於用水方面,臺積電改變製成後,每日用水量約4萬噸,前中期使用伏流水、抗旱水井等水源,中後期100%使用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不會排擠到民生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