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宏斷交 美國迴應了:鼓勵所有國家擴大與臺灣往來

針對宏都拉斯26日與我國斷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強烈鼓勵所有國家擴大與臺灣的交流,指控北京的承諾經常沒有兌現。(資料照/路透社)

針對宏都拉斯今(26)日與我國斷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強烈鼓勵所有國家擴大與臺灣的交流,指控北京的承諾經常沒有兌現。《紐約時報》評論,宏都拉斯與臺灣斷交是對臺灣的打擊、美國的挫敗。

宏都拉斯當地時間25日晚間6時(臺灣時間26日上午8時)宣佈與我斷交,我外交部長吳釗燮隨後在9時30分宣佈與宏國斷交。

路透社報導,對此,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表示,宏都拉斯與臺灣斷交是主權決定,但必須要注意,北京經常以最終未實現的承諾換取外交承認。

發言人也表示,「我們強烈鼓勵所有國家擴大與臺灣的交流,並持續站在民主、良好治理與透明的這一方,並且遵守法治」,「不論宏都拉斯的決定爲何,美國將會持續深化、擴大與臺灣的往來。」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評論,宏都拉斯的決定是對臺灣的「打擊」,也是美國透過在中美洲的影響力、協助臺灣避免遭北京孤立的「一次挫敗」,在宏都拉斯總統秀瑪菈.卡斯楚(Xiomara Castro)14日宣佈將尋求與北京建立關係後,美國總統拜登派出特史陶德(Chris Dodd)前往宏都拉斯。

報導引述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這絕對是一記巨大打擊,對臺灣的國際地位來說,與小國的正式外交關係仍然非常有意義。」

紐約政治風險顧問公司「Veracity Worldwide」主任暨中國與拉美關係專家海斯(Mitch Hayes)表示:「當像宏都拉斯這樣的國家將聯盟從臺灣轉向中國,很容易理解華府會心煩意亂,但他們必須理解,這對一個小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來說是相當理性的策略,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年還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事。」

宏國副外交部長賈西亞(Antonio García)24日受訪時證實,自2022年9月以來,宏國在與臺灣官員的4度會面與晚餐會上要求我提供20億美元貸款,「當時的方法是,『幫助我們,我們必須取得結果,這將會是一種解脫,我們不是要你們免費給我們任何東西,我們會償還。』」他稱這筆貸款將會用來支付部分債務。

賈西亞說,他與我官員進行過2場關於貸款的討論,每一次都獲得含糊的迴應,「他們專心聆聽,告訴我們將分別與在臺北的外交部進行磋商。」

宏都拉斯與我斷交後,我國目前只剩13個邦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