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若爆發衝突 戰爭怎麼打外媒報你知

目前臺北正修改其防禦計劃,並想定大陸進攻將沿着不只一處軸心而展開。圖爲2020年7月漢光聯合反登陸操演 m109自走砲齊發。(圖/中央社)

「富比世」12日報導,根據臺灣國防單位長期以來的想定,如果中國大陸侵略臺灣,共軍主力會跨越臺灣海峽並對臺灣西岸發動攻勢。然而,隨着共軍軍事實力不斷提升,這樣的作戰思維正發生改變;甚至,大陸可能發動一場「多管齊下的兩棲作戰」。

報導引述國防安全研究院蘇紫雲的論點,認爲大陸已有能力發動一場「多管齊下的兩棲作戰」。日前蘇紫雲投書《臺北時報》,文中指出大陸正採購更多的兩棲突擊艦與戰車登陸艦,意味着大陸正不斷強化多管齊下的兩棲作戰能力,已對臺灣構成安全威脅。

與此同時,大陸在福建與浙江也部署飛彈。蘇紫雲認爲,雖然飛彈的規格尚未獲得公開證實,卻很可能裝載極音速彈頭。

「富比世」指出,如今共軍很可能沿着多個不同的軸線,對臺灣發動攻勢。大陸來自的方向愈多愈不同,臺灣軍隊就愈難組織有效的防禦。

過去共軍瞄準臺灣西海岸有明顯理由。畢竟從地理上來看,這是大陸最容易抵達的海岸;但考量到大陸兩棲部隊此前的能力,跨越臺灣海峽並登陸則顯得困難重重。

幾十年來,大陸海軍靠商船運輸突擊部隊橫越臺灣海峽。臨時設置的小船隊一次只能輸送1萬名兵力,在臺灣火力下更難以快速登陸部隊。因此,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季北慈(Bates Gill)與歐漢龍(Michael O’Hanlon)在1999的論文中,將大陸的兩棲入侵爲「空洞的威脅」。

20年後,情勢丕變。共軍海軍建立包含8艘071型船塢登陸艦,與3艘075型兩棲突擊艦的艦隊,爲世界上最大的兩棲兵力之一。這11艘船可運送2.5萬名陸戰隊士兵,並透過直升機與氣墊船讓其登陸臺灣;加上共軍可徵集大批商船,從而得以籌組數個兩棲部隊,每個部隊擁有數送千名士兵的能力。

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在《2020年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對臺軍事行動已有多種選項,從空中、海上封鎖到全面兩棲入侵,以奪取、佔領部分或全部臺灣本島及其鄰近島嶼」。

美國國防情報局在2019年報稿中表示,「大陸陸戰對今日已有能力實施聯合兵種戰術與多種方式,進而對臺發動兩棲突擊作戰」。換言之,一旦進入戰爭時期,臺灣應想定大陸軍隊將自多個方向發動進攻。即使這意味着大陸軍隊可能會登陸不太理想的地形,例如北臺灣的巖岸與陡峭的懸崖。

美國陸軍訓練與準則司令部的情報官蘇利文(Ian Sullivan)在進行臺海戰爭兵推時,就想定大陸兩棲部隊選在臺灣西北海岸新竹市外登陸。

報導指出,在危機期間,共軍可能會包圍臺灣並自東部威脅這塊民主島。臺灣以東的菲律賓海,明顯成爲共軍海軍新型航艦作戰之地。所幸,臺灣政策制定者已發現此一困境。目前臺北正修改其防禦計劃,並想定大陸進攻將沿着不只一處軸心而展開。

報導也分析,雖然在1999年,季北慈與歐漢龍就假設臺灣空軍能透過一次大規模襲擊,摧毀大陸來犯的兩棲艦隊,進而瓦解北京的單軸攻勢;但如今共軍空軍在規模與現代化程度都遠勝於臺灣空軍,這種戰略明顯不可行。

相對的,臺灣國軍計劃以飛彈攻擊大陸艦隊。報導指稱,臺北剛與美國簽署價值14億美元的合約,向波音採購400枚陸基魚叉反艦飛彈,而機動的魚叉連可隨着大陸攻擊而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