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法政大學鎮壓事件 不能被遺忘的歷史

1976年9月,在1973年學生運動中遭驅逐出境的泰國前總理他儂(Thanom Kittikachorn)返回泰國,引起學生、農民和勞工大規模抗議,要求政府驅逐他儂。10月4日,2名張貼反他儂海報的民衆遭到警察射殺,引發羣衆憤怒。

1976年10月5日,抗議學生羣聚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被右翼分子指控和共產勢力結合,意圖破壞社會秩序。10月6日,軍警勢力進入校園,官方紀錄顯示至少有40多名抗議學生死亡、160多人受傷、3000多名學生被捕。

這場鎮壓事件在泰國民主派人士的心中是一道永遠無法忘懷的傷痛,事件過去已經46年,沒有人因爲此事而被究責,沒有人站出來爲此事負責。每年的10月6日,民間團體會舉辦活動,悼念1976年發生的鎮壓事件。

其中一個團體是已經成立近4年的「10月6日博物館計劃」(October 6 Museum Project),他們今年挑選多張由幾名泰國攝影師在鎮壓事件當天拍攝的照片,在10月舉辦「10月6日 :面對惡」(6 October: Facing Demons)展覽,展覽中8成以上的照片從來沒有公開展示過。

照片以黑白且放大的方式呈現很多細節,例如有一張照片是大批軍警包圍着抗議者,抗議者被迫雙手交叉在背後、面朝下躺在地上;畫面正中間是一個平民激動地用腳踩踏一具抗議者屍體,旁邊的警察試圖制止他。

正如展覽的主題所言,「惡」 藏在每個人心中,在這場事件裡,「惡」不只是國家機器的暴力,一個平民也可能成爲「惡」的化身,多張照片顯示有些民衆帶着微笑看着軍警鎮壓抗議者;甚至有一羣民衆拖行着抗議者的屍體,這些人相信自己這麼做是真的爲國家好,因爲這些學生都是要來顛覆國家的反動分子。

國家機器的暴力和被默許行使暴力的平民結合成爲了一個共犯結構,讓泰國政治多年來始終無法擺脫暴力的陰影。

展覽主辦人之一的佩蓬(Patporn phoothong)向中央社表示,泰國社會在法政大學鎮壓事件的相關文史資料保存上仍然相當不足,他們4年前開始蒐集照片、影片、文物和口說紀錄等。

展覽中的照片迫於當時的政治和新聞環境而無法公開發表,另外一位主辦人蘇帕蓬(Supaporn Asadamongkoln)指出,在事件後2天,軍人掌握政權並限制新聞自由,讓這些照片從此不見天日,她爲了這次展覽,聯繫好幾位當時的報社攝影師,在展覽中也有這些攝影師當時工作的身影。

儘管民間團體努力保存相關史料,在多數泰國人心中,法政大學鎮壓事件仍然是一個儘量不談的禁忌話題,佩蓬說,如果上街和一般人聊天,大家對於討論這件事仍有疑慮,「民衆會覺得,真的可以討論這件事嗎?我和我的親戚朋友聊起我要辦的展覽,他們都會問我這樣不會惹上麻煩嗎」?

但沒有對話,就沒有真相,沒有真相,社會就無法邁開步伐往前走。鎮壓事件全貌到底爲何,泰國人仍在拼湊,相隔46年後,透過這些照片,泰國社會有機會一窺事發當時的一小角。佩蓬說,他們希望邀請不同背景、不同政治立場的人來參觀,然後大家有進一步對話討論的機會。

2020年7月開始,泰國爆發一場又一場學生髮起的示威抗議,要求政府修憲、解散國會、停止騷擾異議人士及王室改革,因爲這樣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泰國人願意瞭解過去的歷史,或許進步得很緩慢,但只要有人願意記錄並持續述說歷史,法政大學事件就不會被遺忘。(編輯:周永捷)11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