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啓動未來大學環臺列車 巡迴全國舉辦論壇促高教教學創新

臺大教務長兼未來大學計劃辦公室主任王泓仁分享對未來大學的願景。(臺大提供)

臺灣大學今年度將與多所大學合作推動未來大學環臺列車,透過論壇等方式,促進教學創新與高等教育在地國際化,首站活動將於4月20日前進中興大學,探討「打破系所藩籬跨域教與學」。

臺大自2019年開展未來大學計劃,推動多項創新教學實驗方案,打破系所、教室、產學、在學與畢業邊界,奠定「未來大學在臺大」的基礎。

臺大表示,2023年舉辦3場未來大學論壇,分別邀請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密涅瓦大學,以及國內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政治大學的專家學者,吸引395人、26所大學校院與高中出席,足見未來大學的議題已引起教育各層級共鳴。

臺大提到,去年10至12月計劃辦公室以課程改革、創業家精神與數位素養爲題,與各校探討如何以學習者爲中心,匯聚教學資源,提供政策支援,帶動高教革新以及對未來人才培育的討論。其中包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跨域合作學習課程與實境式學習 (authentic learning) 經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創業家精神課程架構、密涅瓦大學的數位教學政策,以及中央大學、政治大學分享ChatGPT、VR融入教學的應用,均促進各校交流創新做法,揭開我國高教創新篇章。

臺大教務長兼計劃辦公室主任王泓仁說,臺大自2019年啓動未來大學,奠定「未來大學在臺大」的基礎;2024年更加以擴展,進一步以「未來大學在臺灣」爲願景,期盼透過夥伴學校及TPOD的支持與合作,未來大學環臺列車計劃可於全國各地建立對話平臺,共創高教在地國際化並擴大臺灣高教國際影響力。

王泓仁指出,爲帶動國內大學對未來高教的討論,今年度臺大擬以「未來大學在臺灣」爲理念,與TPOD合作,邀請國內大學院校舉行實體論壇及工作坊,帶動各校對未來大學的發想與規畫。

臺大說明,環臺列車首站爲中興大學,4月將由臺大、中興大學、東海大學、靜宜大學4校教務長,分享各校如何打破系所藩籬,推動跨域教學的創新做法。第2站爲高雄科技大學,探討以學習者爲中心的學習規劃制度,5月由臺大、高科大、宜蘭大學、臺北藝術大學,將分享各具特色的學習引導機制。

第3站爲臺北醫學大學,6月由臺大、北醫、清華大學將分享如何打破教室限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College副院長Professor Daniel PS Goh將擔任主題演講嘉賓,分享學生海外自主專題探究的做法與學習成效。最後,10月環臺列車將回到臺大,與TPOD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探討高教重要議題,共思解方。相關資訊詳見:https://www.future.ntu.edu.tw/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