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雙語教學 中山大學AIT辦國際雙語論壇

國立中山大學29日與美國在臺協會合作舉辦「2024雙語教育論壇:以學生爲中心的雙語教育」,邀請18所國內外學校與機構行政規劃者、語言教師以及學科教師,提出建立持續培訓機制、提供多元語言支援、深化學術與語言結合的教學模式等方式,深化雙語教育環境,吸引30所大專校近百名參與者共襄盛舉。(國立中山大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國立中山大學29日與美國在臺協會合作舉辦「2024雙語教育論壇:以學生爲中心的雙語教育」,邀請18所國內外學校與機構行政規劃者、語言教師以及學科教師,提出建立持續培訓機制、提供多元語言支援、深化學術與語言結合的教學模式等方式,深化雙語教育環境,吸引30所大專校近百名參與者共襄盛舉。

該論壇此次主題爲「以學生爲中心」,強調以英語做爲學習媒介,論壇由國內外學者對談釐清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概念。

美國Lone Star College-CyFair教授Carolyn Ho挑戰將英語僅僅視爲溝通工具的觀點,強調學生語言能力進展與學科學習的密切關係,並提出整合學科與語言的學習觀念框架。

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英語教育官員(RELO)Carleen Velez以其在世界各地觀察EMI推行進行分享,她在日本、墨西哥和巴西都參與過大專院校推行EMI的計劃,從她在日本的經驗發現,直接針對學生有興趣的專業領域或未來職涯發展,給予學生精準的英語訓練,是最理想的教學法。會中也提及EMI教學支持系統的建立、雙語暨多元文化教育的推動、課堂中的中英文之平衡使用解方,與談人串連不同分享主題提出詰問,以勾勒出更爲理想的雙語教學實務輪廓。

美國在臺協會高雄分處文化新聞組組長溫宏國指出,確保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需求是保證學習成效的關鍵,創造一個真正的雙語學習環境,可使臺灣學生有能力增強近年來臺灣與世界不斷增長的連結。

中山大學副校長郭志文表示,此次論壇邀集國內外學者交流推動雙語計劃與教學中遭遇的挑戰,透過集思廣益,商討如何共同邁進下階段雙語計劃,他感謝AIT對中山大學長期的支持與資源挹注、與會者貢獻想法,並鼓勵各校代表多方交流與合作,一起爲教育發展的共同理念努力。

該論壇也特別舉辦實務工作坊,提供與會教師教學現場實際應用討論,以優良EMI課程的基本準則爲主題,分別關注語言使用面向,以及非語言使用方面的策略。發表人以專業領域教師爲主,從自身教授領域爲出發點闡述,凸顯理想中的英語授課絕非僅提升師生語言程度就能成功,教學法及課堂關係的經營更是不可或缺。論壇最後以「構想以學生學習爲中心的最佳雙語教育策略」(Conceiving Best Bilingual Education Strategies Centered on Student Learning)爲題進行座談,由大專院校雙語資源中心策略規劃者、LTTC財團法人語言訓練測驗中心及夥伴學校語言教師代表,通過多方會談激盪出政策落實面的觀念啓發。

活動與會者一致認爲,建立持續性的培訓機制、提供多元化的語言支援,以及深化學術與語言結合的教學模式都是至關重要的。政府、學術機構和教育單位應共同努力,深化雙語教育發展的堅實基礎,打造真正使學生受益的學習環境,以促進臺灣優質高等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