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國發所教授每年可指導14生 葉元之:恐讓政客洗學歷

臺大國發所之前爆發一連串政治人物論文抄襲醜聞,重創名譽。(本報資料照)

臺大國發所之前爆發一連串政治人物論文抄襲醜聞,重創名譽,所方在昨日公告的「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學位論文品質與管考準則」提到,專任教授每人每學年最高可指導14人。立委葉元之認爲,形同「開後門」的做法,讓外界忍不住質疑,是否還是要讓素質低的政治人物進來洗學歷。

臺大去年在教務會議通過「精進學位論文品質」與「訪視委員會運作」,前者要求校內各系所研擬並公佈「精進學位論文品質」相關辦法,已有45個系所、學位學程在去年底公告,但臺大國發所則到昨日才公佈。

依照臺大國發所公佈「學位論文品質與管考準則」,專任教師每學年度入學新收指導博士生最多2位、碩士生(不含專班)6位、在職專班生6位。換算下來1名老師1學年最高可指導14名學生。

至於論文相似度規定部分,所方規定,研究生學位論文考試前,必須完成論文原創性比對並提供原創性比對檢核表,排除引言、參考文獻、目錄及附件,其比對相似度應低於15%。

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戴伯芬表示,就該所教師每年度最多可收14名指導學生,「非常不正常」,形同「開大門」的做法,不只讓老師無法顧及每位指導學生,且不同老師收生人數也很容易因此出現落差,呈現教師工作勞逸不均的問題,最後恐導致教學品質不斷下降。

戴伯芬援引OECD(中文全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比例,大學師生比爲1:15左右,日本則是1:10,對比國際數據,臺大國發所的老師招收指導學生數量已明顯超標,無法保障學生受教權,「實在不懂臺灣到底是要辦出怎樣的頂尖大學?」

立委葉元之說,身爲臺大國發所一般生畢業生,在求學階段,所方與指導老師對於論文都要求很高,但後來在職專班發生多起綠營政要的論文抄襲醜聞,導致臺大國發所學歷貶值。

葉元之指出,如今所方在修改論文品質的做法上,也是要改不改,既然1名老師1年可以收到14名指導學生,看來沒有從之前的事件吸取教訓,還是得過且過,讓人忍不住質疑,「是不是依然要開後門,讓素質低的政治人物進來洗洗學歷」,呼籲還是趕緊懸崖勒馬,不要讓畢業生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