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朱晏民談臺股「讓子彈飛」 AI供應鏈價值重估行情續航

朱晏民表示,2023上半年全球股市的強勁上漲,市場對衰退疑慮消退爲最大主因。短期仍有支撐股市的一些有利因素,包括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危機暫解、生成式AI帶動相關科技股的價值重估、企業獲利好轉等。但須留意總經面的風險並未消失,衰退可能只是被推遲而非完全避免,經濟的韌性意味着美國聯準會將不得不將利率維持較高水平,緊縮貨幣政策累積的後果最終會惡化勞動力市場,並對消費和投資產生影響。偏高的估值、緊縮的貨幣環境和潛在的衰退風險仍將限制股市上檔空間,並對中長期的股票投資不利。因此,下半年投資人在股市上漲的過程中應逐漸轉爲防禦型策略。目前美股的本益比約在18.5倍,評價面偏貴。

臺股下半年投資策略方面,臺灣爲半導體/伺服器生產重鎮,將明顯受益於AI長期成長趨勢。AI狂潮成功驅動臺股脫離過去3-4個月的箱型整理區間,朱晏民指出,搭配庫存去化與新品備貨將支撐製造業下半年迎來庫存回補,加上基期效應將推升獲利成長,屆時可望帶動季節性行情。投資方向上,臺灣在疫情期間因廠商獲利大增但消費受抑制,因此累積了逾4.6兆元的超額儲蓄,而臺灣防疫管制放寬與邊境重啓均晚於歐美市場,故推動國內消費復甦的利多因素,包括可支配所得攀升與就業市場改善等可望延續至下半年,持續帶動餐飲、汽車等內需股業績成長。另在明年初總統大選前,政策面偏多的族羣則包含綠能、軍工/航太、生技等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