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談疫苗「鮮奶說、老車論」爆紅 網瘋傳逾5800次完勝名嘴

李宗穎以淺顯易懂的「鮮奶論」、「老車說」提出疫苗觀點,引發網友瘋轉。(示意圖達志影像

國內疫情延燒不斷,連帶讓疫苗議題備受關注。對此,有多年國際貿易經驗自營商李宗穎,在網路提醒各界,國際商業談判有許多不爲外人知的眉角,何況疫苗當前已經是戰略物資,所以別再濫發仇恨唱衰的言論,這隻會挑起臺灣更多似是而非的網路謠言,加上李宗穎醫藥界有很多親友,因此他決定以淺顯易懂的「鮮奶說、老車論」公開闡述觀點,盼透過己身實務經驗,讓疫苗議題不再混亂。該文一出,隨即獲得網友大力贊聲,分享高達5800次以上,勝過各路政客名嘴

文中李宗穎以大賣場鮮奶比喻疫苗「冷鏈」和「保存期限」的問題,指有人拿走一批牛奶繞了1圈,又放回貨架上,你偏偏拿到這一批,然後你繼續逛30分鐘,排隊結帳30分鐘,又花30分鐘開車回家,最後花15分鐘卸貨上樓,把鮮奶放入冰箱,這過程就像「冷鏈」遭破壞,一打開,牛奶酸了結塊到還好,至少看得到,但看不出來,又不小心喝了,肯定拉肚子拉個一兩天,所以冷鏈一旦被破壞,「保存期限」便立刻失去意義,因此李宗穎不禁提問「爲何偏偏硬要進口打同一批疫苗?」暗指港澳使用的上海復星BNT「復必泰」疫苗。

各家疫苗大廠比較圖。(圖/疫情指揮中心資料)

接着李宗穎解釋,「人,進口臺灣,叫簽證。貨,進口臺灣,叫憑證。藥,進口臺灣,叫藥證」,所以藥證是國與國之間必要的通行證,最近常出現的「EUA」緊急使用授權,即國家與疫苗廠針對緊急狀況,不得不核發的緊急藥證。

李宗穎以淺顯易懂的「鮮奶論」、「老車說」提出疫苗觀點,引發網友瘋轉。(圖/翻攝臉書

李宗穎以淺顯易懂的「鮮奶論」、「老車說」提出疫苗觀點,引發網友瘋轉。(圖/翻攝臉書)

凡通過海關,國家就必須把關,既是緊急通行證,就得由國家掛保證,人命關天,更不能方便當隨便,私下偷偷換人、換料、換文件、換產地、換工廠、換製程或換配方,「因爲,最後還是國家照顧你,扛起醫療責任,也就是納稅人共同負擔的健保」,這就是國家的責任,所以此時此刻一堆人喊進口卻從沒去申請,也不照EUA國家規範,就是造謠!

李宗穎以淺顯易懂的「鮮奶論」、「老車說」提出疫苗觀點,引發網友瘋轉。(圖/翻攝臉書)

再來李宗穎用老車說明「原廠證明」,稱老車要轉賣,即使引擎號碼、車身碼都是對的,但少了「原廠證明」那張紙,還是得直接扣5萬,遑論打到你身上的救命藥,那涉及一連串「生死責任鏈」。

又好比賓士原廠驗車,驗過才能進口臺灣,「然後你跑去德國跟賓士原廠買了一臺賓士車要進口,你就以爲你可以不必重新申請不必重新驗車喔」,話鋒一轉,李宗穎開酸,表示現在好像很多人都變成疫苗專家,但對他而言,疫苗重大訊息,「我只相信指揮中心而且是,唯一標準。」

最後李宗穎提到,全球疫苗供需問題,就像「毫無煙硝的第3次世界大戰」,也宛如車用晶片,平常沒啥了不起,幾塊美金就買得到,但疫情延燒,卻成了兵家必爭的戰略物資,國際政治力頻頻介入、主導,檯面上,四面八方的政商勢力,大國角力,檯面下,暗潮洶涌,根本早已不是自由經濟市場。

而國產疫苗,就像臺積電、本土農產,是臺灣新的護國神山,股價外,更需要國人用新的國家戰略角度來看,所有戰略物資、糧食都自給自足,臺灣纔不會被敵國掐住脖子。

最後李宗穎信心呼籲,稱國際疫苗大廠目前只和各國中央政府簽約,未經CDC指揮中心認可,來路不明的疫苗千萬不可亂打,戴好口罩,勿羣聚、勿摸眼鼻口,保持社交距離,最重要的,相信指揮中心,相信自己我們會撐過去的。

★中時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衆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