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要拖中國的後腿,但中國不可阻擋!”

(原標題:“他們要拖中國的後腿,但中國不可阻擋!”)

“他們要拖中國的後腿,但中國不可阻擋!”(來源:中國日報網)

導讀

“一帶一路”倡議將更多的國家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把中國發展與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連接到一起。

然而,以美國爲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卻把他國的發展視爲威脅,把經濟相互依存視爲風險。美國爲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各種充滿對抗性、排他性的基建計劃,試圖歪曲全球敘事。在系列紀錄片《舊世界與新大路》下集《被歪曲的敘事》中,中國日報起底工作室將爲您剖析針對中國“一帶一路”的認知戰,撥開其背後力量博弈的迷霧。

“生態破壞”還是“發展機遇”?

位於阿根廷巴塔哥尼亞高原的吉塞水電站,是“一帶一路”重要共建項目,也是中阿最大在建合作項目。自2015年水電站開始施工以來,一些西方媒體的抨擊便不絕於耳。他們大肆渲染該項工程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爲驗證水電站建設的真實成效,起底工作室團隊前往這座世界最南端的水電站一探究竟。

馬里亞諾·穆索是吉賽水電站項目公共關係經理。在交流中,他談到大壩的設計曾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所調整:“我們對原項目進行了重要調整。大壩的高度降低了,避免對上游阿根廷湖產生影響,這是一個環保解決方案,很好地保護了當地環境。”

此外,水電站的建設還將爲阿根廷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吉塞水電站建成後將緩解困擾阿根廷幾十年的能源短缺問題,每年可以節省高達11億美元的進口燃油外匯。

阿根廷原外交、國際貿易和宗教事務部多邊與雙邊經濟談判副國務秘書拉米羅·奧爾多基在採訪中介紹:

“在液化天然氣的進口問題上,我們非常被動、花費巨大。不過在將來,依託於聖克魯斯河吉賽水電站這樣的重大項目,我們的能源產量有望創下新高。同時我們期望明年能夠向別國出口能源。”

起底工作室記者在埃爾卡拉法特街上與當地人交談,發現他們對中國都有着不錯的印象。馬里奧·卡馬戈是當地居民,日常工作中也經常與中國同事打交道,他說:

“非常好。與他們交往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實地親眼所見、專家學者的細緻分析和當地民衆的切身感受證實了某些西方媒體的報道的確是無稽之談。吉塞水電站的建設爲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機遇。

至於西方媒體爲何會歪曲事實,阿根廷國家科技大學聖克魯斯分校校長塞巴斯蒂安·普伊格一語道破:

“在我看來,中國今天是西方帝國的制衡力量。這催生了一系列謠言和虛假宣傳運動,這就解釋了所有正在發生的一切。”

荒唐的美式“新概念”

“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就,惹來了不少西方國家的紅眼。爲與中國競爭,美國也試圖提出類似的倡議,但真實效果怎麼樣?起底工作室團隊分析對比後發現,雖然美國經常提出各種“新概念”,名字取得也花裡胡哨,但是沒有一個計劃成功實施。

早在2011年奧巴馬政府時期,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里就曾提出旨在將南亞、中亞與西亞連接起來的計劃,但兩年後隨着項目負責人的更替,這個項目也就不了了之。

2019年,特朗普政府聯合其盟友日本和澳大利亞發起了“藍點網絡計劃”,將重點也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但好景不長,該計劃幾年後便銷聲匿跡。

2021年,拜登政府拋棄了特朗普的方案,啓用了一系列新瓶裝舊酒的政策,高喊“重建更好未來”的口號。在政策宣介時,拜登甚至因爲口齒不清而無法順利唸完該項目的全名。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重建更好未來,呃......重建更好未來。”

除此之外,2022年,拜登政府還提出了“印太經濟框架”。去年9月在G20峰會上,拜登總統又拋出一個“偉大”構思——“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旨在構建一條“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

對於美國政府的這一系列假把式,美國突破新聞總編輯本·貝克爾犀利評價道:

“有趣的是,幾十年來,人們一直呼籲政府修建基礎設施,乾點實事。但當中國開始落實這件事,西方國家才幡然醒悟,開發新的建設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前英國倫敦市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從金融的角度否認了美國“重建更好未來”計劃的可行性:

“美國財政赤字巨大,按淨值計算,美國無法在海外成爲大的債權國。不可否認,美國有美元這一優勢,它可以向外借出美元,可是它沒有足夠資源,所以它無法參與競爭。”

如此看來,美國提出的倡議不過是美國爲抗衡中國而許下的空頭支票罷了,正如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史蒂芬·布勞爾在採訪中所說的那樣:

“‘重建更好未來’計劃有名無實,他們甚至公開稱該計劃只是爲了對付‘一帶一路’倡議。”

無計可施,只能挑動認知戰

無法提供可靠的基礎設施意味着美國只能通過其他手段來維護其霸權地位,如帶頭挑動認知戰。2018年,時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聲稱中國企圖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其影響力,進而在全球構建其地緣政治優勢。

法國企業家阿諾德·貝特朗居住在中國瀋陽,他長期觀察中美關係,在社交媒體上頗具影響力。在交流中,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揭開了美國惡意抹黑中國的醜陋面孔,“不,有趣的是唯一想付錢讓我說好話的恰恰是美國人。新聞賺錢靠的就是讓公衆害怕中國帶來的流量。”

爲破解西方針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戰,起底工作室團隊發起了線下討論。過程中,受邀導演們提到了西方鏡頭中的坦贊鐵路。

上世紀70年代,中國在非洲援建了坦贊鐵路。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條穿越莽莽草原、崇山峻嶺、河谷盆地、叢林沼澤的鐵路仍在爲沿線地區的居民出行提供方便,爲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可是在BBC紀錄片中呈現的坦贊鐵路卻是破敗不堪的。這也是爲什麼導演張勇會選擇拍攝紀錄片《重走坦贊鐵路》:

“其實現實看到的坦贊鐵路和BBC所呈現的坦贊鐵路影像有着巨大的鴻溝。”

南非紀錄片導演法伊克·戴爾認爲西方打認知戰、歪曲事實的背後隱藏的是他們的嫉妒心理:

“我認爲唯一的理由是西方國家的嫉妒之心。西方國家給了我們什麼?他們強加給我們西方文化與行事方法。可我們不喜歡,我們不想要。”

然而,這樣的認知戰真的能遏制中國嗎?恐怕事與願違。贊比亞社會主義黨主席費雷德·曼貝評價道,“這就是他們的做法,他們要拖中國的後腿,但中國不可阻擋。”

挑起認知戰顯然無法帶來共贏,最終結局只能是自食惡果。正如史蒂芬·布勞爾所分析:

“美國恐怕現在處於大規模反華宣傳最沸沸揚揚的時期,他們成爲了自己宣傳的犧牲品。因爲這種宣傳,將中國視爲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