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罹下嚥癌得全喉切除 靠食道語「重新學會說話」
▲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朱本元(左)與副秘書長、下嚥癌病友張其忠(右)。(圖/記者洪巧藍攝)
64歲的張其忠,20多年前因爲罹患下嚥癌得進行全喉切除手術保命,無法言語讓他陷入低潮,後來花了一年時間進行言語復健,終於能以食道語發聲、進而與人對話。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指出,全臺約有1000多名無喉者,僅有約200~300人進行言語復健,其實只要透過學習,是有機會可以重新用聲音與外界對話。
臺灣每年約有1800多名新增咽喉癌患者,近年來醫療技術進步,全喉切除手術的案例逐年減少,但每年仍然有接近百名患者得接受手術。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今(28)日在臺北榮總舉辦「樂活新聲-重新啓航」無喉者演講比賽,邀請60位無喉者分享抗癌的心路歷程和學習食道語的甘苦談。
無喉者復聲協會理事長、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朱本元指出,在全喉切除之後,患者會立即失去喉頭的發聲機能,想說話而沒有聲音,身心因此遭受巨大的改變,家庭生計與社交生活也受到重大影響。
▲「樂活新聲-重新啓航」無喉者演講比賽。(圖/無喉者復聲協會提供)
在協會擔任副秘書長的病友張其忠,說話時外表看起來自然,但發出的聲音低沈且略帶有氣音,那是因爲他每句話語都是透過食道來發聲。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曾擔任貿易公司業務經理,因工作關係常需要應酬,漸漸養成抽菸喝酒的習慣。後因聲音沙啞半年沒有痊癒纔到醫院就醫,竟被診斷爲下嚥癌第四期,他永遠記得當告知需進行全喉切除手術以保性命時,全家人傷心落淚的場景。
張其忠表示,剛動完手術曾經對人生未來的態度非常消極,因爲不能說話,經常感到自卑,甚至因爲無法順利溝通而生氣,原本業務工作也因此停擺;後來在朋友的鼓勵和復聲協會團體的支持,他開始積極進行言語復健。
張其中分享,食道語的發聲就有如「打嗝」,再配合口腔動作來發出不同聲音,在經過一年多的練習,他才順利掌握食道語的發聲,也感念受到幫助,張其忠一口答應加入協會幫忙,以自身經驗分享,鼓勵失去喉嚨的患者不要自我封閉。
▲無喉者演講比賽活動,讓病友透過這個機會互相交流、打氣鼓勵。(圖/無喉者復聲協會提供)
朱本元表示,無喉者重新恢復說話功能的方式可分爲「食道語」、「氣動式助講器」以及「電動式助講器」,但國內仍約有2/3無喉者並沒有接觸言語復健。
張其忠說,使用食道語講話最爲自然且方便,但缺點是需要耗時學習,當動完手術等待傷口穩定、恢復重新進食之後,約術後3個月可以開始學習,大多得花上1~2年時間來掌握髮聲方法。
在協會擔任講師的病友林黃混指出,即便沒有時間或者學不會食道語,使用助講器約花兩週時間就可以恢復言語功能,實在不用放棄。
林黃混今年61歲,說得一口流暢的食道語,他受訪表示,自己是做生意的,也曾菸酒檳榔樣樣來,14年前被確認罹患下嚥癌晚期進行全喉切除,但仍希望事業持續且用言語與人互動,在講師的協助下學僅6個月就學會食道語。也因爲他的天賦,讓老師說出一句很經典的話:「我等了你18年!」現在他也在協會中擔任講師,幫助無喉者言語復健。
朱本元提醒,咽喉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不外乎吸菸、喝酒、嚼食檳榔,想要遠離咽喉癌,一定要避免這些習慣。至於真的罹病晚期需全喉切除,也可以到無喉者復聲協會參與言語復健班,重拾與他人對話的能力。
中華民國無喉者復聲協會於民國75年由臺北榮總耳鼻喉部前部主任張斌教授成立,主要宗旨在協助無喉者進行嗓音復健,藉由病友間的相互扶持,讓生活逐漸恢復正軌,重新走入社會。108年5月朱本元接任第十二任理事長,繼續爲無喉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