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小猶大─從「理想的讀本」談起

(圖/取自時報悅讀網)

在兩岸態勢易位的這幾年,常有朋友問到,如今臺灣在文化上能「雖小猶大」的地方還有哪些?言下不免憂心忡忡。

憂心是必然的,易位後的差距往往還迅速拉大,回觀臺灣的條件,關鍵其實還在我們的觀照與作爲。說觀照,是因這些年的「去中國化」,就在將臺灣原來領先的部分丟棄,而談中華文化,不少人也認爲大陸必然有她所謂的「母體」優勢。但以此,就不容易看到臺灣特有的位置。

這位置緣自臺灣特有的歷史。臺灣初期的漢人社會保存了閩粵的傳統,日據時期依然沒斷,國府遷臺,又帶來大量精英與諸省文化。在臺灣,因此可以看到更純然的傳統,這傳統有閩粵的特色,有各省的薈萃,更重要的,還有儒釋道的核心,以及士大夫到文人的家國情懷與生命美學。

反觀大陸,由於新時代、新中國的革命理念來自西方特定思想,對傳統,原就批判性大於傳續性,加以文革浩劫,許多所謂的文化大家談中國時亦常須假借族外的用語與觀點,無法「以經解經」。這些年雖文化復興,這種對原汁原味的陌生卻仍然存在。

正是如此,清代腐儒寫的《弟子規》才能在大陸大行其道,而對之批判的行家爲數卻少,要到這幾年,許多人才意會到《弟子規》在傳統文化中,基本沒什麼地位,中國的童蒙教材是《三字經》、《千字文》等。

在臺灣,本世紀前就沒有以《弟子規》爲題的碩博士論文,期刊亦寥寥幾篇,它反映的是傳統的真實狀況,但大陸風行後,其論文陡增,許多人還以爲過去就是一人一卷《弟子規》的時代。

正如此,談中國文化,大陸不只龍蛇混雜,即便是龍,也不免誤讀,許多人在文化重建中覺得有些地方不太對勁,卻又一時難以釐清,及至與臺灣前期同領域一比,乃恍然驚覺。

就拿大陸文化復興最喜歡談的儒家爲例,儘管編纂了許多教材,卻常讓識者意有未足,而當年臺灣教科書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原由來臺的大家選輯註釋,當我以此相贈時,多數人都發出了「這纔回到了孔孟」的嘆息。

正因有這樣的經驗,在接到朋友相贈的《理想的讀本》國文卷6冊時,我興起的第一個念頭正是:讓大陸朋友看了,應該也會有相同的驚歎吧!

《理想的讀本》國文卷由一爐香文化事業策畫製作,致力漢字文化的漢光教育基金會贊助,兩者共同推出,是這幾年有識之士在課綱去中國化後,憂心於青年學子文化傳承的喪失與語文能力的弱化,用民間自主力量編纂的一套高中教材。

這套教材在選輯上除讓讀者可以周覽不同文體外,更藉由歷史名文讓學子契入中國傳統文史哲一家的文化精神,讀來,在語文能力的涵詠外,也是一種文化的全面薰陶,此外,它也沒忽略了當代、本土及譯作的塊面,直陳的,就是在「以經解經」的臺灣土地上所見到的傳統與現代。

當然,作爲語文教材,從汗牛充棟的作品中選出的文章,單篇亦就動人,而這,也有賴編者堅守「作品自己會說話」的原點,臺灣在此的意識形態包袱較輕,相較於大陸,這也是教材得以成就的另個原因。

這樣的教材對當今的學子雖不免稍深,但文章既有魅力,輔以註釋及閱讀建議,真想涉入,其實也不難,而就中,若有一二篇直擊心靈,影響有時就是一輩子的。

以筆者的經驗,大陸不少人正翹首以盼這樣的教材,但它的出現,卻緣於臺灣民間的文化自救,怎不令人感慨!而從《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到《理想的讀本:國文卷》,臺灣可以如何雖小猶大,真就看我們的觀照與作爲了。    (作者爲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