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哥本哈根的城中島克里斯蒂安港

新華網哥本哈根7月18日電(記者楊敬忠 報道員吳波)生活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克里斯蒂安港的約1萬居民,不願意僅僅被稱爲“哥本哈根人”,更喜歡被叫做“克里斯蒂安人”,以昭示市區中這個約3.5平方公里人工島賦予他們的獨特文化身份

克里斯蒂安港被運河和擁擠狹小的鵝卵石街道所分割包圍,大大小小的遊艇船屋在運河一字排開,遊客和居民或坐或躺在河邊享受陽光,或在岸上衆多的酒館裡啜着冰鎮啤酒,品爵士藍調音樂。現代與歷史和諧共存,古樸的傳統風貌,獨特的文化韻味,吸引着無數遊人

運河的存在使人們今天在毗連市中心商業區的克里斯蒂安港,仍能感受到維京航海時代的濃厚氛圍。這個世界有名的城中島由17世紀丹麥最富傳奇色彩的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規劃興建,是當時首都防禦工事的一部分,建設規劃也包括給荷蘭移民提供居留之所。當初的格局、建築與風貌遺留至今。

克里斯蒂安港1674年被納入哥本哈根城市版圖後,商貿活動、造船業工廠蓬勃興起。這裡曾是丹麥的貿易樞紐,是冰島格陵蘭島法羅羣島貿易船隻的貨物集散中心。從“亞洲廣場”——18世紀丹麥亞洲公司總部所在地發出的指令曾壟斷丹麥對中國和印度的貿易長達幾十年。

當年,新興產業和企業吸引大批工人前來謀生,他們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19世紀時,這裡的很多街道還都是貧民窟,當局數次想將這裡夷爲平地。

一個名叫溫斯洛普的“克里斯蒂安人”告訴新華社記者:“這裡曾經作坊、工廠和貧民窟扎堆,1960年以後纔開始改變。島上出現了一些新建築。現在,這裡是高檔住宅區,人們大多是因爲對當地文化感興趣而搬到這裡。”

今天,克里斯蒂安港翻新的商鋪高樓褐石倉庫和色彩明亮的別墅比比皆是。其中有個住宅公寓名爲“魚雷艇”,前身是過去的一個魚雷艇維修工廠。而克里斯蒂安港著名的諾馬餐廳則是由18世紀的船運貨倉改建而成。

“諾馬”在丹麥語裡是“北歐美食”的簡稱。這家米其林二星餐廳今年和去年蟬聯聖培露全球50家最佳餐廳的榜首,深受全球美食家青睞。餐廳從裝修到食品都崇尚天然簡潔。主廚雷哲皮33歲,他堅持不用進口食材,只用丹麥和北歐時令新鮮食材烹製美食。餐廳名菜包括海膽蒔蘿、牛臉肉配梨和煙燻骨肉等。

剛在諾馬餐廳吃完午餐的美國遊客馬特斯對記者說:“你能感覺到多種不尋常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有一些味道讓人覺得是在森林裡散步,菜餚裡用了很多森林裡的食材。”爲了這一頓午餐,馬特斯提前3個月排隊才訂上座位。

克里斯蒂安港附近的霍爾門到上世紀90年代初的幾百年間是丹麥重要的海軍基地,如今被一片嶄新的現代建築取而代之。那裡的造船廠、幹船塢和倉庫曾爲丹麥海軍艦隊提供從船帆到武器等種種裝備。今天,只有海軍軍官培訓學校和改爲博物館的冷戰時期護衛艦和潛艇還依稀提醒着當年的雄威

這一片新興的現代建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爲哥本哈根新地標的哥本哈根歌劇院。哥本哈根歌劇院由名家設計,2005年初落成開放,依水而建於造船廠的舊址之上,與丹麥王宮隔海相望。歌劇院正面是玻璃幕牆結構,幕牆後面是淺褐色侏羅紀岩石結構,包容着歌劇院的核心區域。這座14層建築有5層在地下,主廳觀衆席可容納1500人,聲樂效果名列世界前茅

1971年,一羣克里斯蒂安港的居民把一片廢棄的軍事基地改建成一個孩子的玩樂場,這便是克里斯蒂安港裡著名的“自由城”——克里斯蒂安納社區的由來。之後,克里斯蒂安納迅速發展並吸引了很多嬉皮士、無政府主義者和藝術家落戶,成爲熱愛街頭藝術和非主流音樂人的天堂。

這是一塊半合法半自治的居民領地,目前約有1000人居住。這裡的街道不許開車,所有居民通過投票決定社區事務,是一個所有人平均享有共同財產的小社會,其多樣性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遊人。最近,丹麥政府已同意克里斯蒂安納的居民從政府手中購買這塊土地,並使其公共身份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