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百億毒地索賠案,無人清白?

“蘇州毒地”一事又出現了反轉。

11月10日凌晨,置身風口浪尖的蘇鋼集團公開反駁陸家嘴,表示要積極應訴。

蘇鋼的迴應主要有三點:

最新情況:根據2022年最新檢測報告,10宗地已經屬於安全(包括兩棟交付入住的住宅),另外7宗地經治理修復後可以安全利用。

出讓細節:蘇鋼在披露報告中已提醒陸家嘴要做好環境監測,但陸家嘴在開發時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導致污染物擴散。

開發過程:陸家嘴明知2號教育地塊不符合環保要求,未進行治理就繼續建設。

幾天前,陸家嘴集團一紙訴狀,將蘇鋼在內的五家企業、政府打包告上法庭,索賠100億元,在地產圈、環保圈掀起漩渦。

陸家嘴曾花85億元買下蘇鋼的17宗地,有14宗污染嚴重超標,現在被迫停止開發銷售。

從開工到建設的五年期間,陸家嘴稱,自己被土地出讓方、環評方矇在鼓裡,對毒地毫不知情。

雙方所述皆不同,真相越發撲朔迷離。

“毒地天價訴訟案”背後,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地塊在變更用途前、認定交易過程、甚至建設施工中都可能存在諸多違規行爲。

或許沒有哪方是無辜的。

2008年開始,蘇鋼在蘇州高新區部分工業地塊(非焦化區)被蘇州官方集中轉爲住宅、商業、商務用地後,又出讓給蘇鋼。

到了2013-2014年,這周邊又有不少地塊被蘇鋼收入囊中,涵蓋了老廠焦化區以及非焦化區,這便是後面陸家嘴拿下2008-G-6號地塊核心所在。

也正是在2014年,蘇鋼結束了原來的生產使命。

照理來講,應該先對土壤進行調查,再更改用途。但根據蘇鋼的時間線,兩者更像是同步進行,並未按照法律法規走土地變更流程。

2016年,蘇鋼開始公開賣地。有媒體曾質疑:距離結束生產才兩年,土地標準是否能達標?

蘇鋼拍胸脯表示可行,只要修復部分地塊(4號)就可以正常利用。

並讓陸家嘴另外兩個狀告對象——蘇州環保局下屬的事業單位【蘇州環境科學環科所】、以及社會團體蘇州環境科學學會下屬的【蘇州市蘇城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了一份“清白”報告。

蘇鋼急着賣地,是有原因的。當年蘇鋼主營鋼鐵業務疲軟,大股東北大方正集團業績受其拖累,就指望着這些地塊來回血。

土地出讓時,共有19家企業前來競拍,其中包括一家蘇州高新區的國資企業,但最後被外來的陸家嘴一舉奪下。

對陸家嘴拿地這件事,地塊所在的蘇州高新區管委會當時是極力反對的。

管委會兩次給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出具了申請中止交易函。

其中提到蘇鋼出讓土地的行爲,嚴重違反蘇州市政府對蘇鋼集團轉型升級支持的初衷和要求。

還有一點很關鍵,管委會認爲蘇鋼爲了牟利非法轉讓土地,未盡到披露義務:

“本次交易掛牌中,轉讓方蘇鋼集團及其代理人隱瞞了有關項目背景和綠岸公司應當承擔的義務和責任,違反了相關規定。”

至於“未披露”事項是否涉及環保不得而知。而最後,陸家嘴還是抱着地塊走了。

公開信息顯示,北大方正後來走向了破產重整結局,如今蘇鋼背後的第一大股東是中國平安,另一個小股東背後則是蘇州國資委。

陸家嘴稱,自己非常相信蘇鋼和環評機構的話。

所以在2017-2020年,下屬蘇州綠岸項目公司主要對4號地塊進行了修復,後續也通過了專家審覈,接着,住宅、學校、商業體逐漸蓋起。

公開報道顯示,毒地事件並不是陸家嘴最先發現的。

2021年,2號教育用地上所建雷丁學校校方進行環評時,發現土壤污染,由此揭開了毒地的冰山一角,項目公司這纔開始停工。

到了2022年3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江蘇後,項目土壤污染問題被上訪舉報,當地官方開始自查。

最終發現,17宗地有14宗地被污染,土壤中苯並芘、萘嚴重超標;部分地下水樣品地下水氟化物、碘化物超標,有的還含有石油烴,這都是致癌物。

究竟是誰的過錯,蘇鋼和陸家嘴各執一詞。

陸家嘴認爲,蘇鋼和環評機構在地塊出讓時就隱瞞了土地的污染面積和程度,原先1.75萬方的污染面積,無端端擴大到了11.8萬方。

蘇鋼深夜的迴應中,又把鍋甩回了陸家嘴:自己當時披露的報告是【如實】的。

並且,在公告出讓時已經提醒過,爲了嚴控地下水擾動,要提前做好防護,並定期進行環境監測。

但蘇鋼調查發現,陸家嘴在施工時沒有做好防護,導致污染擴大了。

對於雷丁學校用地的污染,蘇鋼則稱,2019年陸家嘴就知道了2號地塊不符合要求,但沒有及時進行治理,還是照常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2號土地曾發生性質變更,這塊土地原爲工業用途,但最後卻被陸家嘴建起了學校。

濃眉大眼的國企,拿地前居然沒做好盡調?雖然以受害者的形象亮相,網上也不乏對陸家嘴的質疑。

2015-2016年,正值最瘋狂的搶地之年,地塊的環保標準程度在開發商心中的重要級別也在下滑。

房企廣州市環境技術中心主任章生健曾在廣州“2015重金屬污染治理峰會”期間表示,“毒地”再開發過程中,很多業主尤其是房地產商在修復工作前期投入和重視程度不夠,投入場地調查的經費、時間投入嚴重不足,每每造成“欲速不達”。

“陸家嘴有沒有過錯,主要看它拿地時,對於有問題的檢測環評,是否知情。”有觀點指出,這是陸家嘴能否贏得訴訟的關鍵。

還有行業人士向地產壹線透露,不僅是土地一級開發,房屋二級開發中也要求做持續的環保檢測。

這說明開發商在這5年的時間裡,也存在不少發現毒地的機會,“這一過程,要麼就是相關的監察沒有做,要麼就沒有做到位,要麼是知情而不處理。”

截至目前,這些受污染的土地上部分住宅已竣工出售,毒地事件爆發後有業主集體維權,開發商給予了退款。

有媒體報道稱,雖然現在項目現場被封禁,但能看到小部分業主入住的身影。

原本入讀雷丁學校的新生們,則被安排到了附近的學校過渡;而這5年裡,在地塊作業的建築工人是否受到影響,還是未知。

蘇鋼在最新聲明中表示,去年已和陸家嘴委託南京環科所再次對項目宗地進行了檢驗。

結果顯示,10宗地塊屬於安全可利用,其中包括有居民入住的14、15號地塊;另外7宗經治理修復後可安全利用,其中包括雷丁學校在內的2號地塊。

陸家嘴也表示,公司專項工作小組正全力以赴開展處置、維權工作,推動相關責任方承擔後續處置責任,公司每季度末會披露相關進展情況。

1992年成立以來,浦東國資委控股的陸家嘴一直服務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土地和城市開發,手中自持核心資產盡在浦東。

雖然天生自帶優越基因,但陸家嘴卻不想止步於【陸家嘴】,上海臨近的蘇州,成爲其地產業務外拓落子第一站。

沒曾想剛一出走,就碰上了毒地事件。

另一邊,陸家嘴信託也踩中了地產的雷,據瞭解,陸家嘴信託違約規模已超30億元,涉及融創、世茂、寶龍、旭輝多家出險房企。

財報顯示,2022年,陸家嘴實現營收117.62億元,同比減少15.21%;淨利潤10.85億元,同比下降74.84%。

去年年底第三支箭發出後,陸家嘴還曾藉着國資優勢,推進了重大資產重組:

以133.19億元收購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前灘國際商務區的4處資產,增加建築面積近1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陸家嘴方面預計,三年內預計預收款項近400億元。

不過先回到眼前的苟且,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經營疲軟態勢未改,營收約57.75億元,同比減少14.4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8.37億元,同比減少27.75%。

再看看輿論中的蘇州項目:買地花了85億元、開發竣工項目投入金額達到21.9億元、調查期間又被環保處罰了500多萬、房子無法交付的違約賠償、未來修復的土地費用還是未知數……

這筆賬確實是算不過來了,還是交由法庭來釐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