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困局:獨立IPO還是“委身”求全

本站科技專欄作家陽光

從今年年初開始,關於搜狗“異動”的消息一直不絕於耳。從當年的阿里巴巴到百度騰訊、360,搜狗在搜索業務方面表現出的不俗“姿色”,令各路英豪競“折腰”。最新的表態是搜狗負責人王小川日前對媒體公開透露,搜狗正在緊鑼密鼓地考慮引入“戰略投資”,但對於花落誰家,這位當家人依舊三緘其口。

王小川的表態與其是說是“放出風聲”,還不如說是公開的“拋繡球”行爲。最近兩年來,隨着360上市錢袋充足,暗地聯手GOOGLE開始殺入搜索市場,而且正逢百度迷失在移動互聯網轉型之際,國內的搜索引擎市場正在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彎道超車”混亂競爭機會。360一向擅長的競爭策略就是“渾水摸魚”,先把水趟渾了,機會就不期而至。根據一家市場調查公司CNZZ的統計數據,截止2013年4月,百度在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67.21%;360搜索升至第二位,市場份額爲14.94%;搜狗依舊位列第三,市場份額爲9.15%。長久以來,搜狗一直未能擺脫其面臨的尷尬市場:雖然擁有搜狗拼音輸入法這樣的明星產品(官方公佈的裝機量超過3億用戶),搜狗的搜搜體驗也稱得上四中規中矩,但其發展速度市場佔有率一直並不理想。

對於小川來說,搜狗能否搏擊出位,未來兩年將是其最後的機會。從產品層面來說,搜狗有着不錯的“出身”和“血統”——搜狐以搜索業務發家,在2004年之後張朝陽大力推動技術立足的公司戰略之後,搜狗的客戶體驗有了長足進步,這其中標誌性的產品就是搜狗拼音輸入法在2006年的問世。筆者在2006年就發現,當時的搜狗在音樂搜索等方面,客戶體驗已經超越了百度,但也許四張朝陽太珍愛這一戰略業務了,王小川及其團隊苦心經營的搜狗一直被母公司搜狐所“雪藏”。奈何搜狐的戰略就是貪大求全,從媒體、遊戲、社交網絡到搜索,產品線過長結果就是使搜狗顯得因“供血不足”而“營養不良”,這纔有了2010年8月搜狗的“分家自成門戶”。坊間傳言稱,2010年搜狗與馬雲合作,就是王小川力諫的結果,最後連合作對象阿里也是王小川親自遊說而來的,“子大不由父”,張朝陽心有不甘,也沒有最好的辦法,只能放搜狗獨立單飛。這雖是傳言,但依照筆者的觀察,事實上應當也是大抵如此。

依筆者之見,搜狗的“落伍”還是在其市場策略營銷戰術上。小川長於技術,但在其團隊中卻缺乏李彥宏和周鴻禕這樣的技術高手(張朝陽雖然擅長講故事做公司品牌營銷,但依舊侷限於媒體領域,至於產品方面,除了搜狗拼音輸入法這樣的“奇葩”明星產品外,搜狐實在是乏善可陳)。百度從當年創業就引入GOOGLE作爲戰略投資人,到後來打政府牌將GOOGLE從內地市場逐出,以及當年網站聯盟這樣的“人民戰爭”,搜狗是學不來的。2007年4月的谷歌和搜狗拼音輸入法之爭就是出自當時搜狐市場部手筆,這一仗使搜狗拼音名聲大振,但這樣的營銷從來都不能從王小川的團隊中出現。相比於百度的“獨夫”形象,360掌門周鴻禕一貫的出奇制勝營銷術更是令搜狗望塵莫及。在IT和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上,太多的實踐證明,僅僅擁有一款好的技術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優秀的競爭戰略會鎖定機會,贏得搶先的市場地位。

眼下對搜狗而言,面臨的是一個二選一的市場困境:要麼繼續以中庸速度追趕IPO步伐,要麼尋找有實力的或者能帶來業務協同的戰略投資,曲線救國,儘早上市。前者面臨的風險更大,畢竟留給搜狗的時間已經不多,後者也會面臨一系列的利益分割問題,甚至包括母公司張朝陽的個人態度等等都是邁不過的門檻。依筆者的分析,引入百度作爲戰略投資的機會不大,兩者的企業文化並不兼容(甚至包括了張朝陽和李彥宏的個人關係,張屬於更美國化的“自由派”,李則是不折不扣的諳熟中國特色國情的“山藥蛋派”);對於360和騰訊而言,騰訊與搜狗合作的機率似乎更大。若干年前,張朝陽曾經錯失了收購3721的機會(時值3721步履維艱),以周鴻禕的個性鋒芒,王小川帶領的搜狗團隊未必願意“委身”,相比較而言,騰訊手中握有大把銀子,其注重產品客戶體驗的文化與搜狗多有契合,只要有郎情妾意,絕對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未來的搜狗將向何處去?相信答案很快就會揭曉。在獨立IPO和“委身”求全之間,前者被視爲危險畏途,稍有不慎,搜狗就有可能再“掉隊”;後者雖然涉及到利益重新分割和“曲線救國”,但以搜狗的產品體驗論,不失爲最佳之選。

(陽光供本站科技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作者簡介:陽光,原名馬向陽;學者,長期致力於中國互聯網發展的記錄、觀察與研究,研究領域包括網絡社會和數字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