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引爆AI落後焦慮 陸科技業者:集中全國算力追趕或許可行

奇虎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說,中美人工智慧差距主要在於確定技術方向上,一旦方向確定,中國與美國在AI上的差距應該能在1、2年內追上。(圖/新京報)

Sora正式公佈後引爆全球新一波AI熱潮,大陸科技企業奇虎360公司創辦人周鴻禕認爲,在西方對中國先進晶片禁運的情況下,算力是中國AI業者追趕Sora較跨越的門檻,集中全國所有AI企業的算力進行技術攻關或許是方法之一。

Sora發佈後在中國引發AI科技發展前景的關注,中國語言大模型發展要如何「追趕Sora」成爲科技業熱門話題。尤其是西方國家對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嚴格限制,要突破限制來與全球頂尖AI企業競爭,確實是件極具挑戰性的科技攻關難題。

大陸科技業者奇虎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對《新京報》表示,中美在人工智慧上的差距主要在於確定技術方向上,一旦方向確定,中國的優勢是學習能力很快,中美在AI上的差距應該能在1、2年內追上。

他表示,今年或將成爲中國在AI領域的應用之年,相信今年大模型將在許多企業的垂直領域大有可爲。中國現在要做出一個超過 GPT4 的通用大模型可能比較難,但在一些垂直領域超過 GPT4,是完全有可能

對於美國AI公司OpenAI推出的文字生成影片模型Sora,周鴻禕認爲,Sora的技術路線如果開放,中國將能很快趕上。Sora視頻分析對算力的消耗應該是遠遠超過千億模型的,所以,當現在大陸的顯卡都被「卡脖子」,算力就可能會是一個問題。

雖然在追趕Sora時,算力可能成爲難以跨越的門檻,但是周鴻禕也指出,集中中國國內所有AI企業的算力進行攻關,或許是跨越門檻的方法之一。

周鴻禕說,「目前,Meta(臉書母公吾)已經有50萬塊GPU,明年可能會購入百萬塊,微軟應該也會按照百萬級別去下訂單。而中國國內的所有人工智慧公司加在一起可能有50萬塊GPU,但都分散在各個公司裡。」

據瞭解,這種類似「舉國體制」思維過去運用在半導體生產上並未成功,未來在AI發展上要如何「集中全國算力」來發展語言大模型,仍然只存在於概念階段,至於是否能有效達成技術攻關,或是衍生其他的問題,目前也難以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