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課程”淘金熱背後:掏腰包向大V買課,稍有質疑卻被踢出羣聊

OpenAI首個AI文生視頻模型“Sora”正式發佈。 IC供圖

Sora發佈後,相關課程在多個平臺涌現。

Sora熱度未退,新一款人工智能模型又來。2月26日,谷歌Deep Mind團隊發佈基礎世界模型Genie,通過給模型投喂視頻數據進行訓練,即可生成照片、草圖,甚至可以操控的虛擬世界。

南都、N視頻記者以最近大熱的Sora課程爲例,在多個平臺調查發現有視頻博主以“Sora課程”導向羣聊引流,所謂的“精通教程”不過是可公開檢索到的官網資料或視頻。也有平臺隱藏關鍵詞,提醒“謹防AI課程詐騙風險”。

縱觀近些年的AI熱,不難發現,從元宇宙到ChatGPT再到Sora,每一次新產品、新概念出來,市場都迅速反應,其中不乏一些靠風口“撈金”的人,販賣所謂的課程,但這些“新概念生意”實際含金量如何,則要打一個問號。

大量涌現的付費課程 有“Sora從入門到精通版課程”實爲官網資料

今年初,OpenAI公佈文生視頻模型Sora,輸入寥寥數語,即可生成震撼人心的60秒視頻,場景細膩逼真。世界各國對“Sora”的搜索量短時飆升,我國關注度尤爲顯著。不過,除了對Sora的熱議和分析,網絡平臺上,另一股與Sora相關的風也漸起成勢。

頭頂“清華博士、多家公司創始人,百萬粉絲網紅”標籤的博主李一舟,憑藉以Sora爲噱頭的199元AI課程與一條名爲“Sora背後中美博弈”的視頻出圈。

站在畫着“金字塔”的屏幕前,李一舟攤開雙手,發問:“你喜不喜歡賺錢?如果說實現了AGI(通用人工智能),那是不是人工智能成爲了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一個物種?那人所囤積的錢還有意義嗎?”

伴隨着相似的“發問”刷屏,“普通人用Sora賺錢的十種方法”被放進衆多帖文標題、各平臺上,以“李一舟AI課”爲代表的“Sora課程”“AI課程”等關鍵詞搜索量逐步上漲,衆多付費課程上架,主要有Sora內測資格申請或賬號預售、“使用教程”“賺錢攻略”等資料包售賣、提示詞交易等類目,南都記者對此進行了實測。

在知識付費平臺知識星球上,2月15日後,曾有大量以“Sora”命名的羣組涌現。有創建超6年、成員超5000人、關注AI領域的大型羣組更名爲“Sora-數字人-AI”。該羣組每年參與費用爲269元/人。

南都記者付費50元進入一個名爲“Sora圈”的羣組,羣內成員超180人,但成立時間遠早於Sora發佈時間。除兩篇科普帖外,羣組內容大多與Sora無關。

羣組創建者告訴南都記者,“現在正在‘開車(指徵集學員)’”,在課程公佈前,他需要先購買、整理和製作。但一週後,該羣組僅更新一個公開資料帖文,並未發佈課程。

在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Sora課程”等關鍵詞下商品數目也一度超過百件,價格從幾毛錢到上百元不等。在商品宣傳上,有多位賣家使用同一張課程海報,並在商品描述中拋出“大牛課程”“完整的Sora操作課手冊”“立即賺錢”等字樣作爲賣點。

在付費購買一份聲稱資料來源某大V、原價299元的商品後,南都記者發現,所謂“Sora從入門到精通完整版課程”僅包含幾個文字資料和案例視頻。其中,文字資料由OpenAI官網介紹拼接而成,案例視頻爲OpenAI公開發表的視頻。目前,該賣家主頁顯示,所有涉及“Sora付費課程”的鏈接均已被刪除。

而另一聲稱可1元付費進入“3萬成員AI社羣”的賣家則在付款後轉而表示,所說社羣爲知識星球上的羣組,加入需付999元,他也並未加入,“還在等最低價”。他另向南都記者推薦了一個通過羣組成員加入的“低價福利包”。

在他提供的圖片上,羣組創建者宣稱,“最終我將踐行最初的諾言:在AI時代帶領10萬人先行動起來,帶領1000個人成爲AI時代的超級個體”。

南都記者檢索發現,該羣組自稱“全國第一大AI付費社羣”。該博主共創建6個類似羣組,總成員數超5萬,他同時也是“Sora-數字人-AI”羣組的“合夥人”。

在短視頻平臺上,大量科技、財經類博主則在發佈Sora介紹視頻的評論區中,以“教你如何使用Sora”吸引網友關注其賬號、加入粉絲羣、關注公衆號、加入微信交流羣。然而,在加入羣聊後,多位博主又向南都記者反覆強調,Sora目前還在內測階段,暫無相關教程。

迅速“翻車”的李一舟 官網商用模型涉嫌侵權,小程序被下架

Sora問世點燃第一把火,李一舟添上第一把柴。但大火之後,對李一舟的質疑頻出。

先有網友質疑其“學歷造假”。南都記者檢索後發現,清華大學官網至今仍保留一條2013年轉載自北京日報的文章,其中提到,李一舟爲清華美院博士。李一舟本科院校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官網則顯示,其博士就讀院系爲設計學、創新設計工程系。

緊接着,2月21日,11名博主聯合發佈視頻,指出李一舟旗下“一舟智能”官網存在大量未經授權就私自上架商用的獨立開發者開源模型。“一舟智能”官網隨即貼出條幅,稱“模型由社區用戶提交,經平臺整理後發佈”,強調模型來源於“開源社區”或“用戶”。目前,南都記者在其官網檢索部分疑涉侵權模型,數據已被刪除。

2月22日,李一舟關聯的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課”由於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衆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被暫停服務,AI課程被下架。微信視頻號“李一舟”被禁止關注,但“李一舟AI”仍可正常使用。抖音平臺亦下架其AI課程,僅保留賬號及內容。次日,多個有關AI課程行業亂象的詞條衝上網絡熱門榜單,引發熱議。

李一舟“翻車”了。一時間,“Sora付費課”被推上風口浪尖,隨後幾天裡,熱度開始明顯退潮。

2月26日,南都記者以“Sora大模型”“Sora課程”等關鍵詞再次在閒魚上檢索,商品數量已減至十來件,但新增999元至5999元不等的“Sora主題論文指導”新門類。有賣家自稱爲“上交博士在讀”,表示“sora爆火,發paper(論文)可以考慮上下游”。2月27日,“Sora課程”搜索條件下,商品已減至2件。

而在知識星球上,2月22日後,直接搜索“Sora”已顯示無相關羣組,但可通過搜索“ai”“so”等詞彙或羣組創建用戶找到Sora相關羣組。

其中,“Sora-數字人-AI”更名爲“ChatGPT與AI繪畫”,“Sora圈”則變爲“AI筆記”。後者創建人告訴南都記者,“臨時改名了。因爲平臺屏蔽了Sora和ChatGPT(關鍵詞),發的幾個帖子也被平臺刪除了。”

南都記者就此詢問平臺人工客服。客服迴應“如搜索不到辛苦更換其他詞彙試試”,但未迴應“是否屏蔽關鍵詞”。

與此同時,南都記者發現,目前,在小紅書上搜索Sora課程,平臺會彈出“購買AI課程請注意交易風險,謹防上當受騙”的提示框。隨後用戶會刷到Sora課程風險提示主題的帖文,標題包含“我看看誰那麼傻買Sora的課程”“韭菜們注意了!有人在收割你”等。

似曾相識的引爆之路“質疑就被助教踢出羣聊”,退款成難題

“評價一般”“沒啥太大價值”“課程安排不合理”……近日,多名“李一舟AI課”買家告訴南都記者,他們或已成功退款,或正在嘗試。曾購買李一舟旗下199元課程的霍先生向南都記者描述道,“直播課程有70%-80%的時間都是在給用戶洗腦說‘你要是跟着我學三個月,你肯定可以(賺錢)’,吹噓自己多麼厲害,爲賣課打下伏筆。”

在課程羣聊中,霍先生還注意到,數位成員使用同一張付款截圖,聲稱已購買價值1980元的進階課程,“很多‘託’,我質疑後就被助教踢出了羣聊”。隨後,由於購買課程已超七日,無法自助退款,他找到助教,最終“通過微信收款碼的非官方渠道退款”。

在微信視頻號購買了199元課程的橘子(化名)也告訴南都記者,爲了退款,她輾轉課程助教、商家客服、平臺客服,“媒體都報道了,而且商家不給我更新時間,不告訴我總共多少節課”。

多位購買了價值1980元進階課程的用戶則表示,助教稱退款需“扣除5%綜合管理費及已完成的課時費”,買賣雙方依舊陷在爭執中。社交平臺上,“退款攻略”帖子愈來愈多。

像Sora課程一樣迅速走紅又很快悄無聲息的還有“元宇宙”。2021年,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發表演講介紹“元宇宙(Metaverse)”概念,同年10月底,他將公司更名爲Meta。一時之間,“元宇宙”成爲備受矚目的新名詞。在一知識付費平臺上,僅包含六節課程、付費29.9元的網課《元宇宙6講》超5萬人報名,營收超百萬……

等到ChatGPT橫空問世,“元宇宙”則成爲過氣的網紅。在知識星球上檢索“元宇宙”相關羣組,多個創建者顯示超200天“不活躍”。更多的內容創作者開始將內容向ChatGPT靠攏,以李一舟爲例,2023年3月,大幅升級的ChatGPT-4問世,李一舟發佈的視頻內容也突變:此前基本聚焦個人IP商業變現,此後越來越多視頻被打上“ChatGPT”“人工智能”標籤。也是在這時,他開始直播售賣AI課程。

繁榮背後的買賣心理 專家:付費課程使用曖昧表達,打充滿誘惑的“擦邊球”

短短十餘天裡,“Sora付費課程”在各平臺上的熱度陡降。

廣東省律師協會數字經濟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吳偉波向南都記者分析稱,“Sora付費課程”繁榮一時,買賣雙方心理不一。“賣家認爲這是賺錢的風口,買家是想不要被時代拋棄。”

但不論涉及錢款多少,這些並無“實質性內容”的“Sora付費課程”是否會被定義爲“虛假宣傳”?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遊雲庭向南都記者表示,現有課程宣傳中確實存在“曖昧用語”,“Sora模型目前並未向公衆開放,這些課程是使用曖昧的表達,描繪一個美好幻象,讓受衆隱隱約約覺得,如果之後Sora提供對外服務,受衆可能可以第一時間獲得訪問權。這是一種看上去充滿誘惑力,又很難讓人抓到把柄的‘擦邊球’”。

遊雲庭解釋道,如果付費課程中明確存在“提供Sora試用賬號”等表達,則極有可能涉及“虛假宣傳”,但如果僅利用信息差,將公開資料等真實信息經過簡單加工後進行售賣,則更可能被定義爲“不規範的宣傳”。

此外,南都記者檢索發現,目前,針對以“AI課程”“ChatGPT課程”等關鍵詞命名的商品,許多平臺並未如對待“Sora課程”一樣給出風險警示。這兩類商品是否存在本質區別?

遊雲庭向南都記者分析,“ChatGPT課程”與“Sora課程”在內容上的最大差異是,ChatGPT已對公衆開放,相較於Sora,公衆可獲取的真實信息與服務更多,“但‘ChatGPT課程’更可能因涉及傳播套殼訪問接口,產生向公衆提供算法未經審覈或備案的人工智能服務,以及數據跨境的合規性問題”。

此外,若消費者覺得課程名不副實,或感覺受到欺騙,“當然可以向購買平臺提出售後投訴並要求付款”,遊雲庭表示,面對“不規範宣傳”,平臺應該對其進行糾正,對搜索內容進行更客觀、更理性的呈現。

針對平臺做法,吳偉波進一步指出,平臺應對熱點課程進行更加嚴格的審覈,對課程交付過程及售後投訴進行及時處理。浙江大學聯合商學院研究員盤和林也告訴南都記者,建議平臺給予用戶充分提示,避免盲目消費。

圍繞Sora的治理問題,國際關係學院知識產權與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向南都記者分析道,目前看來,文生視頻模型與文生圖模型的技術與治理邏輯相似。她表示,“目前Sora模型還未公開發布,但如果它真的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何去管理,如何讓科技向善,如何防止文生視頻技術被用於違法犯罪,是最迫切的問題。”

採寫:見習記者 肖玥 南都記者 樑令菲 實習生 陳娜娜 何樂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