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數恐近Delta 專家倡防疫避輕救重

臺中一名30歲婦人在懷孕39周時感染新冠病毒,臺中榮總9日以剖腹產接生,母子均安,寶寶最快今天可返家。(臺中榮總提供)

Omicron成全球主流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也走向輕症化。專家提醒,Omicron致死率雖僅千分之3.4,但若確診數太多,無法有效控制,推估到了今年6月,全球死亡數恐達到近136萬例,逼近去年Delta時期,應採「避輕救重」的防疫新思維,以提升疫苗施打爲目標,在「維持新常態」及「有效控制疫情」間取得平衡。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昨表示,全球疫情持續趨緩,但因Omicron快速且多元傳播,每日全球確診數仍較Delta時期多,即使致死率由Delta時期的千分之14大幅下降至Omicron時期的千分之3.4,仍會產生許多死亡個案。

陳秀熙表示,去年7至12月間,Delta疫情在全球共產生近150萬死亡,今年Omicron疫情下,推估到了6月將有136萬例死亡,相近去年的Delta。如果確診數太多,不能有效控制,仍會影響到重症高風險族羣。雖然Omicron致死率不高,但是量大,造成的死亡不容忽視,因此他一再強調防疫應「避輕救重」。

「避輕救重」Omicron防疫新思維,主要是強調「維持新常態」及「有效控制疫情」2者的平衡。陳秀熙團隊利用極低致死率的紐西蘭實證資料推估臺灣的住院需求、加護病房(ICU)需求上限及死亡警戒值。若臺灣無法提升疫苗施打率,至4月底的住院需求上限爲4515人、ICU需求上限爲130人、死亡警戒值爲28人。

不過,團隊發現,若能提升2成疫苗施打率,則住院及ICU需求上限將分別降至2245人及58人,死亡警戒值爲13人,如此就能有效控制疫情,並維持新常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