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融資近6億,這家公司衝破OLED屏幕“卡脖子”技術壟斷 | 潛伏獨角獸
作者 | 林晴晴
編輯 | 袁斯來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OLED行業迎來歷史性的一刻。在追趕10年後,中國OLED屏幕產量首次超過韓國,位列世界第一。國內手機中,曾經10臺有8臺用的韓國屏幕,如今這一數字已經降到2臺。
OLED顯示具備了傳統顯示技術難以達到的高對比度、超薄、高響應速度以及可彎曲摺疊等特性,其已被市場印證是新一代的實用型新型顯示技術。
目前OLED供給產能的一半以上已集中在我國,全球OLED顯示面板投資已達萬億水平。但同芯片產業一樣,目前OLED製造在關鍵材料/設備上依然存在幾個被“卡脖子”的瓶頸。
OLED蒸鍍使用的FMM(Fine Metal Mask,精密金屬掩模版)就是這樣一個核心模具,它直接關係到面板廠核心工藝能否運作,並直接關聯顯示面板能否顯示與顯示品質的好壞。
FMM的全球市場供給95%來源於DNP(Dai Nippon Printing,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一旦斷供,全國各大面板廠如京東方、TCL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維信諾、和輝光電等各大面板廠的OLED產品將會全線停產,損失影響不可估量。同時三星電子也在藉由與DNP的戰略配合,意圖通過FMM的品質代差獨佔市場,減緩中國OLED產業搶佔韓國份額的速度。
這種平靜的壟斷和阻擋當然不會一直持續。尤其是世界貿易格局改變後,一些讓人不安的變化正在發生。
2020年初,剛從維信諾離開的徐華偉在精測電子董事長彭騫的支持下,決定進入這個細分賽道。“整個OLED面板產業越來越往東亞集中,局域化產業鏈的風險加劇,高品質國產替代的需求就擺出來了 。”
2020年9月,徐華偉成立「衆凌科技」,公司專注於OLED面板生產用核心冶具FMM的規模化量產以及高品質國產化替代,爲OLED面板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團隊方面,管理高管及部分技術團隊來自下游大型面板廠(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以及臺籍和韓籍同行業專家和上游金屬材料團隊,一線技術員一百餘人。
2021年底「衆凌科技」第一批產品試產,2022年G6高端產品一次送樣通過,2023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量產G6產品,屬國內首家。在此期間,「衆凌科技」於2021年完成A輪、A+融資2.4億元,2023年B輪股權融資近2億元,2年時間估值已近20億元人民幣;期間B輪融資由深創投製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領投,新恆利達跟投。
今年上半年,「衆凌科技」再獲超1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廣發信德領投,蘇州創元、金浦創新跟投,多維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參投方有瑞芯資本、長證創投、招銀國際、中科創星、上海聯新等多家知名市場化投資機構。
一個未被注意到的細分藍海
FMM是面板廠OLED生產工藝的關鍵必備消耗性模具。
FMM全稱爲高精度金屬掩模板(Fine Metal Mask),是所有進行OLED面板生產的工廠需要的關鍵性模具。OLED面板工藝大致由背板、蒸鍍、模組等幾段組成。FMM品質好壞直接影響到蒸鍍段的良率高低和產品顯示品質的好壞。尤其是超高精細度(High PPI)OLED面板的生產,對FMM原材料和製造工藝有很高要求。
FMM屬於一個關鍵性的細分材料端市場,長期處於寡頭壟斷局面,存在很強准入門檻。全球來看,目前能生產對應超高規格OLED面板的FMM供應商僅有日本DNP一家公司。「衆凌科技」CEO徐華偉告訴36氪,2023年全球FMM需求45萬條左右,95%以上由日本DNP公司供給。在有限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產業鏈風險巨大。
由於商業原因,DNP對不同客戶的產品供給存在着品質代差,供給國內面板廠的FMM規格低於其供給三星的規格,國內大部分面板廠拿不到一流的FMM貨源,交期也長,導致工廠良率受到極大影響,也限制了國內面板廠製造高端超精細OLED面板的能力。三星也基於該優勢得以減緩國內OLED面板廠奮起直追的勢頭,給自己尋找新的機會延長時間。
目前全球萬億OLED面板投資,中國佔了近一半以上。隨着OLED面板供給競爭加劇,國內面板廠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但是由於DNP的差異性品質供給策略,國內面板廠的面板品質相比三星始終有差距。
可以說,FMM的供應已經成爲中國與韓國OLED技術競爭決勝的重要一環。
除DNP之外,中韓臺投資FMM的公司衆多,但從未改變DNP獨佔市場的格局,主要原因是沒有因瓦合金的解決方案。
FMM製造的核心瓶頸有三個:一是行業壟斷門檻極高,二是核心原材因瓦合金(特定比例鐵鎳合金)薄帶的品質檢驗難,三是FMM的生產製造工藝極易離散。
DNP多年以來一家獨大,除了有較良好的生產控制工藝之外,對於核心原材因瓦合金的獨佔是最關鍵的原因。
FMM的上游核心原料因瓦合金(鐵鎳合金)箔材主要來自日本日立金屬,該公司與DNP簽了主流產品的獨供協議,形成了產業鏈的壟斷。
因此,徐華偉決定帶領團隊解決這一痛點,從下游往上游入手,徹底改變局面。
打破不可替代的神話
要徹底解決國產化FMM的批量量產問題,進而解決OLED行業受制於人的局面,就需要徹底解決上游核心因瓦合金原材的開發和量產供給問題。
想明白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以後,2020年,「衆凌科技」開始開發因瓦合金原材料。
由於因瓦合金的精度和品質要求遠高於傳統金屬行業的加工標準,且市場過於細分,導致材料的開發週期較長,開發成本高昂,一般的鋼鐵企業很少有意願和能力入局開發。
因瓦合金運用於高精度FMM生產,其核心品質要求有材料超高純度(夾雜物含量少)、薄帶板型和表面缺陷控制良好等。
日立金屬的因瓦合金薄帶無論在純淨度上還是板型控制上,都遠優於市場上其它供應商,這與日本市場極度細分造成的開發優勢有關,這種優勢也造就了這幾十年來DNP對FMM的壟斷。
徐華偉認爲,國內客戶端最大的痛點在於“DNP對客戶有供給歧視,也造成客戶的高端產品需求很難被滿足”。
因此,從客戶端下手,公司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走“高舉高打路線”,與DNP主流產品進行正面對決。從開始拿着樣品去發展第一個客戶的時候,徐華偉團隊就拿出了爲客戶全面兜底的誠意。畢竟,客戶一旦嘗試和其他企業合作,就會受到DNP排他協議的斷供威脅。在這種處境下,「衆凌科技」還是僅用1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行業主流G6產品,對應手錶、手機、摺疊、平板、筆電、車載屏產品的全面驗證和交付,這在行業內屬於首家。
產品上看,「衆凌科技」通過2021年大量的技術測試和針對設備工藝的全面超規格定製,以及2022年在產品設計端與因瓦合金原材和OLED蒸鍍的工藝研究開發,於2023年徹底打通了行業長久以來的工藝黑箱,將“因瓦合金材料——FMM生產——蒸鍍應用——終端顯示”的技術鏈條首次貫通,真正意義上將FMM產品的規格與終端顯示關聯起來,大幅度降低了行業的產業鏈無效損耗。
徐華偉告訴36氪,「衆凌科技」的產品,目前已經應用到了各類終端品牌的中高端旗艦產品,覆蓋手錶、手機、摺疊、平板、車載各類產品,品質在所有客端口碑第一,且具備國內唯一、全球唯二的中大尺寸產品供應能力,國內主要客戶主流產線已基本達到全覆蓋,成爲實質上的國內FMM龍頭。
材料端看,短期內「衆凌科技」通過對下游客戶工藝的瞭解,延伸到上游合金材料,進行特殊的篩選、攔截、後期改性處理,大幅提升投入產線的因瓦合金薄帶品質,使其能滿足客戶的品質需求。中長期上,「衆凌科技」從源頭開始研發因瓦合金的熔鍊、鍛造、冷軋工藝,完成全產業鏈條的開發和品質提升,滿足FMM使用的需求。
目前,據徐華偉介紹,通過近四年的開發,「衆凌科技」已經完成了因瓦合金從熔鍊到冷軋薄帶的開發,並已經推進到量產。2023年12月,首批用國產化因瓦薄帶生產的FMM已送樣給國內關鍵客戶,並於今年年4月通過客戶端的初步量產驗證。預計年底國產化因瓦合金薄帶的替換率能達到10%以上。
質量上看,2023年底,40um的純國產因瓦合金薄帶已經超過現有進口材料的水平,經後期改性處理後接近日本日立金屬水平,部分核心指標已經超過日立金屬(比如金屬夾雜物含量)。2024年底,將完成25um後的因瓦合金薄帶開發和量產(日立金屬主要量產用合金薄帶品類)。
至此,「衆凌科技」從材料、產品品質,均已打破日本DNP、日立金屬、韓國三星的封鎖限制,實現了國內OLED顯示行業國產化FMM“0”的徹底突破,並已開始踏入“1-100”的階段。
在「衆凌科技」以前,有許多公司走進這個細分市場。徐華偉回憶,早在2013年時,就有中韓日公司入局,但因爲市場需求不足、技術路線選擇錯誤、關鍵材料未突破等等因素,到2018年“幾乎死光了”。
「衆凌科技」的出現踩中了正確的時間點,讓自己的技術找到了出口。如今,DNP的全球壟斷已被突破,不但國內面板廠的單一供應商風險大幅減小,三星意圖通過DNP來限制中國OLED企業追趕三星的戰略也已夢碎。未來,國內OLED市場或將再起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