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與質量

睡眠是人類的天性,沒有睡眠的人並不多。睡眠就好像電池充電,能恢復電力。於是,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就被人們提出來了。

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不一定成正比例關係。一般來說,睡眠時間長了,睡眠質量就好了,第二天就能精力充沛。但是,也有很多例外。一個人睡了九個小時,第二天仍然昏昏欲睡;而一個人睡了五個小時,第二天就精神百倍。是不是和人的體質有關係?

當然有關係,身體素質好的人睡很短的時間就能恢復精力和體力,而身子素質不好的人即便睡了很長時間,睡眠質量也不會很好,仍然精力不濟,幹活不能集中注意力。人和人不能比,睡眠也不能簡單相比。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整宿不睡覺,打麻將,玩撲克,看電影,喝酒,唱歌,就是不困,第二天也能照樣上班,而對於中年人來說,熬一宿,第二天就撐不住了,非得睡一會兒才能正常工作。要是體力精力都很好的中年人,也能熬一宿,第二天照常上班,只是那樣的人很少。要是老年人,就更撐不住了,要早睡早起。不然晚睡了,就睡不着,偶爾迷糊一會兒,一睜眼就天亮了。或者每天四五點鐘就睡不着覺,出去遛彎了。

人老了之後,睡眠質量大多不好。並不是不想睡好,而是躺下了睡不着,早晨很早就醒了。爲了應對這種睡眠質量不好的問題,老年人一般會早睡,不熬夜,即便睡不着,也要在牀上躺着養精神。要按時睡覺,而不是沒有時間的胡亂睡覺。形成一定的睡覺規律就好了,容易穩定生物鐘,自動進入睡眠。要是胡亂睡覺,沒有什麼準點,就有可能整夜失眠,甚至第二天精力不濟,忘事兒,身體疲乏,還容易出現很多其他的問題。對於老年人來說,睡眠時間和質量也是有關係的,但並不能以時間來簡單地說明睡眠質量的問題。

睡眠質量和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有關係。深度睡眠被稱爲“黃金睡眠”,對恢復精力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人的夜間睡眠可以分爲五到六個週期,每個睡眠週期大約60——90分鐘,根據睡眠中腦電波、肌電波及眼球活動的變化,睡眠週期由非快速眼動週期和快速眼動週期組成。非快速眼動睡眠分爲淺睡期、輕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算是一個睡眠週期結束,而後繼續啓動下一個睡眠週期。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中睡期、深睡期以及快速眼動睡眠期,纔會對解除疲勞有着較大的作用。也就是說,人進入深度睡眠狀態的時候會完全放鬆,身體分泌免疫物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甚至能防病、抗病。在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很多人得病之後多睡眠,睡醒之後,身體就好一些了。當然,養病也包括睡眠。醫生所說的多休息、少運動的養病策略本身就在強調睡眠的治療作用。

深度睡眠時間長,會幫助機體恢復精力。要是深度睡眠時間短,也能部分恢復精力,即便睡覺時間很長,只是停留在淺睡期,也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如此一來,睡眠質量和深度睡眠時間有關,和睡眠時間長短關係不是很大。要是從年齡段來分析,年輕人心裡的雜事兒少,機體免疫力比較好,進入深度睡眠的機會比較多,而老年人心裡雜事兒多,機體免疫力不是很好,有的還有病,進入深度睡眠的機會比較少,即便睡很長時間也不一定能解除疲勞,甚至睡多了反而有一種煩躁的情緒產生,還不如出去走走。

有的心理學家認爲,睡眠等同於一種假死狀態,大腦進入夢境,而身體不動,機體內臟在憑藉本能運動,基本上無知無覺。當然,也有的人睡覺比較輕,能聽到外面的細小聲音,還能感知到溫度的變化,但這樣的人睡眠質量並不好,經常半夜被驚醒,再想睡就不一定能睡得着。在一個晚上,人會從淺睡期進入深度睡眠,又從深度睡眠進入淺睡期,如此交替,直到醒來。或許,人處於淺睡期的時候就是感知外界事物最敏感的時候。

據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眠的時候會把注意力暫時轉移到原先興奮度較弱的神經細胞上,由那些神經細胞接管人體的大部分生命活動,而原來興奮度較高的神經細胞處於暫時休整狀態,並自動屏蔽外界的信息。就好像彈簧,白天被壓緊了,到夜晚的時候,就要慢慢鬆開,恢復彈性,等到第二天再次緊張起來。要是沒有睡眠,彈簧長期受到壓力,就會出現老化或者斷裂的情況。人也是如此,長期不睡覺的人會未老先衰。尤其是在一些工業文明發達的地方,很多人都要夜裡加班,看起來就比同齡人老,而且皺紋很多。當然和睡眠質量有關係,或許隨着工業的發展,以後會研究出一些讓人快速進入深度睡眠的機器,幫助人們緩解疲勞,也會大大節約睡眠時間。

在沒有這樣的機器發明出來之前,人們還是要放空自己的思緒,調整自己的身體,調節周圍的環境,進入深度睡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