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站小巷挖出「古圳」!內有活鱔魚+土蝨 居民:可能是霧裡薜圳支線

施工單位意外挖到疑似霧裡薜圳牛埔支線古圳。(圖/翻攝自圓山町臉書,下同。)

實習記者許祐誠/採訪報導

臉書粉專「圓山町」30日指出,捷運連站巷道上週進行下水道工程時,意外挖到古圳道,水裡還有活鱔魚土蝨,而且比對日治時期臺北市地圖後發現,很有可能是霧裡薜圳牛埔支線!熱心裡民施建邦表示,當古圳露出地面後,立刻喚起許多長輩的回憶,希望此處可以有如社區公園等未來規劃,也希望熟悉文史方面的人能出面協助考證。

施建邦表示,原本古圳上方是一條小巷道,道路呈現不規則形,多年來都沒有汽車經過,附近大多都是老磚房。「以前聽老一輩說過家門口有一條水圳」他說,當水圳露出之後,許多70至80歲的長輩們都相當興奮,年輕人則覺得很新鮮,而且水圳內不斷挖到鱔魚和土蝨,代表此處是活水,以前很有可能用來灌溉

▲▼ 許多民衆圍觀欣賞古圳,期間不斷挖出活鱔魚和土蝨。

他說,當發現古圳後,民安裡裡長羅孝英陳炳甫議員助理,以及熱心裡民們馬上協調停工,並促成文化局農田水利會和相關專家學者於28日前來會勘,只是會勘完沒有結果,文化局將協調下一次的會勘時間。由於工程有安全和衛生上的考量,相關單位也將繼續施工。對此,施建邦表示,下次會勘不知道要等多久,每天做一點都會破壞一點。

他說,參考公開的文史資料、老地圖以及請教文史相關朋友意見後,此段水圳有可能是霧裡薜圳牛埔支圳的一段,如果真是古圳,或許可以像瑠公圳部分露出地段一樣,改造成社區公園,如果蓋成馬路相當可惜。因此,他希望有文史相關專家,可以出面協助考證,一同保護古圳的未來。

▲ 舊臺北市地圖顯示,霧裡薜圳牛埔支線正好經過這條小巷。

霧裡薜圳是臺北市西側的人工水圳,於1724年雍正時期由墾戶着手興建,比知名的瑠公圳還早16年建造,只是後來資金短缺,由10名周姓人士合股七股後,工程才繼續建造,因此霧裡薜圳又稱爲周七股圳。

圓山町指出,霧裡薜圳流經今天的木柵景美公館汀洲路和溫州街,之後便分成3條支線,其中第二條支線穿過師範大學後,一路向北連接到今天的林森公園一帶,並在牛埔分成向西的牛埔支線;由於日治時期雙連塘填平,於是牛埔支線便利用舊埤塘作爲支線溝圳通道,正好是此次工程的地點,所以纔會引起里民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