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引擎”加力賦能實體經濟

(原標題:“數字引擎”加力賦能實體經濟 )

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9.8%;產業數字化佔數字經濟比重超八成,成爲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記者從日前在廣東汕頭舉辦的2022中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上獲悉,我國數字經濟在保持規模高速增長的同時,正向結構更優、動力更足的方向邁進。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通過建立智能化研發雲平臺,長安汽車與海外設計中心實現了24小時全天候產品聯合開發,產品研發週期從36個月縮短至24個月。依靠一張工業互聯網,海爾瀋陽冰箱廠建成互聯工廠,一條生產線可以支持500多種型號產品的“柔性生產”,企業個性化定製生產增長18%。遊客旅遊出行,通過目的地智能導航可以提前鎖定景區車位……從生產車間到日常生活,一大批數字技術應用走進現實,折射出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加速創新,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看發展規模——大會期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佔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2002年到2011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速低於同期GDP平均增速,數字經濟僅僅是國民經濟的一部分。2012年以來,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的比重不斷提升,數字經濟年均增速顯著高於同期GDP平均增速,已成爲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說。

看數字產業蓬勃態勢——“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產品、新平臺不斷涌現,爲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工信部總經濟師許科敏介紹,截至2021年年底,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收達到14.1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到9.5萬億元,電信業務收入約1.5萬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1.7倍、3.8倍、1.4倍。

看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目前國家級、行業級、企業級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初步構建,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7800萬臺(套)。協同研發設計、無人智能巡檢、數字工廠、智慧礦山等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

上述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產業數字化規模達到3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7.2%,佔GDP比重爲32.5%。王志勤認爲,數字經濟加速向結構更加優化的方向演進,產業數字化對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作用進一步顯現。

“數據顯示中國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成果逐步凸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說,整體來看,中國數字經濟在保持規模高速增長的同時,正向基礎更牢、結構更優、動力更足方向邁進。

業內專家表示,數字經濟是暢通經濟循環、激活發展動能、增強經濟韌性的重要支撐,面向未來,要進一步激發數字經濟潛能,壯大數字經濟新引擎。

記者獲悉,工信部等多部門正加快推出組合措施,加強技術攻關,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面向應用需求,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聚焦關鍵軟件等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高質量建設中國軟件名城、中國軟件名園等,打造一批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羣……數字產業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多舉措將進一步發力,加快數字產業創新發展。

統籌佈局綠色智能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加快數字技術對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

深入開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開展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和中小企業數字賦能行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面向應用需求,系列措施將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

“融合創新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將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推動企業上雲用雲,全面深化研發、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應用,支持各行業龍頭企業深化‘5G+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說。

推動數字經濟更好賦能實體,還需要進一步激發數據要素潛力。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支持央企、互聯網企業開放通信、金融、電力等市場亟需數據,提升數據供給數量。支持建設全國統一的數據資產登記平臺,發佈數據要素應用場景指引。

“數字經濟增長的潛力來源在於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要促進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應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克表示,要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把構建核心技術和產品生態體系擺在突出位置,推動行業企業、平臺企業和技術服務企業跨界創新。持續推進兩化融合創新發展,加強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等試點示範,加快培育壯大融合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同時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不斷增強企業主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