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龐大的食客集羣—沙漠蝗蟲

沒有什麼動物能像蝗蟲那樣讓人類充滿恐懼了,尤其是沙漠蝗蟲,這些蝗蟲幾乎是造成各種蝗災的罪魁禍首,它們種羣會不時爆發。這些昆蟲會變成貪婪的遷徙型,並往周圍地區大規模入侵。蝗羣會快速達到災難的規模,它們飛過之後的所有地方就只剩下了光禿禿的莖梗。

龐大的集羣

一個非洲沙漠蝗蟲羣的生物量大得驚人。其中最大的蝗蟲羣包括500億隻個體,覆蓋面積達1000平方千米,需要6個小時才能完全飛過你的頭頂。這種大小的蝗蟲羣一天可吞食足供500個人吃一年的莊稼。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巨大的昆蟲羣通常在數天內就不知從何處冒出來。想要預測沙漠蝗蟲種羣何時爆發異常困難,但災的出現顯然絕不是憑空而來。蝗災是由蝗蟲遇機即發的生活史引起的,這就造成了蝗蟲"大起大落"的種羣結構,即蝗蟲種羣會在毫無規則可言的時期突然增加。

嚴格說,"飛蝗"指蝗科中週期性聚羣的十來種蝗蟲而言,但是其他許多種蟲也有種羣爆發的行爲,有時也被稱爲飛蝗。但真正的飛只在炎熱乾燥的地區存在,尤其是熱帶地區。它們當中的許多都能給當地帶來浩劫,主要包括澳洲疫蝗南美沙漠蝗、亞洲飛蝗和沙漠蝗蟲,分佈範圍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往東穿越中東直到南亞。但是沙漠蝗蟲卻以極大的羣體、超強的遠距離遷徙能力和對農業和數百萬人生計可能產生的破壞能力而與其他蝗蟲有所不同。

分裂的個性

傾盆大雨會造成新生植物的大爆發,促使雌飛蝗在潮溼的土壤中產卵。隨後的降雨會促進蝗蟲卵孵化,當降雨、溫度和新鮮植物達到理想的組合狀態時,就有無數個蝗蟲卵被產下並孵化成功。蝗蟲幼蟲起初被稱爲"跳蝻",它是沒有膀的採食機器,它們每隔24小時會採食與其自身體重相當的植物,並迅速發育,五次蛻去外骨骼來生長。在第五次蛻皮後長出翅膀,變成成體。從產卵到性成熟的全部生活週期約爲45天。

蝗蟲平靜的時期,稱爲"衰退期",沙漠蝗蟲稀疏擴散,這些蝗蟲就不會有什麼大動作,也不會出現蝗蟲災害。但如果天氣比較潮溼的話,持續的降雨使得它們能夠連續繁殖。這樣,擁擠促使它們變異,有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這種奇怪的變異是蝗蟲之間摩擦腿部而造成的。

這時候平靜的蝗蟲開始性格大變,在數小時內這些擁擠的跳蚤就會徹底改變外形和行爲,從純綠色變成有着鮮豔的亮黃色、橘色和黑色條紋的社會性個體。它們釋放一種不可抗拒的信息素,吸引周圍更多的跳蚤加入,因此它們的數量就以指數形式增長。

變異的個體

當所謂的"羣居型"的蝗蟲成熟後,它們的外表和行爲也與散居型的個體有很大的不同。正常的成年飛蝗是棕色的夜行性獨居個體,但這些羣居型個體則是黃色的有着更長的翅膀、晝間活動且喜歡聚羣的個體。不久之後,它們就以密集的大羣出發,它們遠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尋找新的領地產卵。它們的所有後代都會自動變爲羣居型。

乘風之力,遠渡重洋

飛蝗羣能夠藉助風力完成極遠距離的遷徙。有時它們越過地中海,到達歐洲南部,穿過紅海到達阿拉伯半島,或者遷徒數百千米到達大西洋。1988年10月,一羣沙漠蝗蟲從西非到達加勒比海這需要4~6天的飛行。在實驗室條件下沙漠蝗蟲最多隻能連續飛行20個小時,這意味着其他額外的飛行時間都要藉助於風力。最嚴重的沙漠蝗災能夠入侵非洲和亞洲約300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相當20%的地球陸地面積,造成的損失接近聖經所描述的世界末日的情景。最終,這些蝗蟲羣通常會由於食物缺乏、被捕食、疾病或惡劣的天氣而消亡。

雖然我們發現蝗蟲類似於恐怖小說中的"海德博士",有着雙重的性格,但是蝗蟲在變異的過程中很多謎題科學家們還沒有解開,科學家還搞不清楚這些沙漠蝗蟲的變異規律,如果發現它們的變異規律,也許可以避免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