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女子打鐵花隊:將努力綻放成漫天華彩

近日,在河南衛視的“行走河南·祥龍十八碗”節目中,首支女子打鐵花隊亮相,把1600℃的鐵水打成漫天華彩,獲得網友點贊。她們中有自媒體博主、消防隊工作人員,也有樂隊主唱和豫劇團團長。

該女子打鐵花隊的隊員、擔任藍光樂隊主唱的隊員馬丹丹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不管做的時候多辛苦多累,最後耀眼的鐵花被打出來的那一刻,感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成員來自多個行業

高達1600℃的鐵水被柳木棒打向空中,化爲漫天華彩,落地生金,打鐵花是流傳於豫晉地區的民間傳統焰火,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前,文化自媒體博主九月師承確山鐵花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建軍,成爲了確山鐵花的第一個女傳承人。春節前,河南衛視決定組建一支女子鐵花隊,讓她們在“行走河南·祥龍十八碗”節目中表演打鐵花。九月成了這支隊伍的第一位成員,楊建軍成了指導老師。

河南駐馬店消防救援支隊成員吳巧在平時的工作中主要負責宣傳工作,爲了體驗消防員同事們衝進火場的那份勇敢,她加入了女子打鐵花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永遠相信可以戰勝一切,越艱難越向前。”

“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啊”,就像豫劇《花木蘭》裡唱的,男子可以打鐵花,女子也可以。抱着這樣的想法,安陽市青年豫劇團團長範勝男也加入了女子打鐵花隊。

從石塊、沙子最後打到鐵水

在集訓前,馬丹丹在家看了楊建軍打鐵花的視頻,還在健身房提前進行了力量訓練,增強自己的臂力。範勝男則在工作之餘抽空練習,在家裡端花盆、端水鍛鍊臂力。“打鐵花要求手臂必須要穩,端水跑步不能灑出來,我就在小區裡一邊練豫劇裡的臺步基本功,一邊練習端水。”

集訓後,隊員們手握柳木棒,每天不知敲打了多少次。未訓練前,隊員們打鐵水的危險性極高,訓練時,隊員們會先用石塊、沙子、水代替鐵水。用柳木棒把石塊打向十幾米高的空中,訓練擊打的力道。打沙子可以模擬鐵水撒在身上的感覺,訓練打擊的精準度。水最接近鐵水,極具考驗,要打出“濛濛細雨,如薄霧散開”的效果。要達到這樣的水平,柳木棒的敲打需要力道和角度精巧配合,無他,唯手熟爾。

吳巧告訴北青報記者,訓練時,她們身上沒有護具,打石頭時要自己避開砸落的石塊,打沙子時頭髮和衣服裡經常進沙子。爲了讓平時的訓練更有趣,她們會互相打氣,也會比賽,比誰的柳木棒端得更久,比誰的石塊、沙子打得更高。

在訓練中,兩根柳木棒經歷過成千上萬次的敲打,從打石塊到沙子,再到打水,最後水換成了鐵水。四名女子打鐵花隊成員終於準備好直面鐵水,1月下旬,節目錄制時,她們在柳枝花棚下,把1600℃的鐵水打成漫天華彩,配上喜慶的舞龍,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很多觀衆。

越打越自信越想打

1月25日晚,女子打鐵花隊來到駐馬店皇家驛站景區表演打鐵花,也是節目正式錄製。上場前,楊建軍問“打鐵花你們怕不怕?”女隊員們高聲回答“不怕!”做好準備後,女隊員們一個個上場,她們盤起了頭髮,頭戴葫蘆瓢帽,腳踩牛皮防火鞋,身穿麻製表演服,戴着護目鏡。在繫着祈福紅布條的柳枝花棚下,鐵水被打向空中,落到花棚上被彈開,散出漫天星火,配上舞龍表演,年味十足。2月7日,節目正式播出,女子打鐵花隊也獲得了網友們的點贊。

吳巧告訴北青報記者,正式表演時,她們拿的花棒比訓練時小,她拿着很輕鬆,但她還是有點緊張。大家輪流上場,前一個人打出的鐵花還沒落盡,下一個人就要上場。“我不想退縮,也不能退縮,打每一棒我都努力調整狀態。每次接完鐵水,我都告訴自己‘要向前向前向前’,然後再衝。”吳巧說,當時很多觀衆喝彩叫好,她深受感染。“我不停揮舞着花棒,不停地尖叫,感覺自己特別厲害。”

鐵花打出來那刻努力都值得了

打鐵花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如果鐵花打得不夠散,落到皮膚上會燒傷,但經過紮實的訓練,打出濛濛細雨的效果,即便落到身上,燙傷也不會很嚴重。吳巧介紹,表演打鐵花,芝麻大小的燙傷不可避免。她也注意到一些師兄表演時光着膀子,身上也有些燙傷後留下的疤痕。

最後,說起女子打鐵花的不容易,吳巧覺得,相比男子,女子打鐵花更需要勇氣和毅力,練起來也更辛苦。馬丹丹則覺得,只要夠勇敢,敢接鐵水、敢打,女子也能打出絢爛的鐵花。“不管做的時候多辛苦多累,最後耀眼的鐵花被打出來的那一刻,感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吳巧希望在新春之際的這場打鐵花爲家人祈福,在新的一年家人都身體健康。“通過參加這次演出,我感覺自己好像變得不一樣了,曾經失去的勁兒好像又回來了,我也好像又找到了自己。”

馬丹丹說,作爲河南人,能夠參與傳承非遺打鐵花,她感覺很榮幸。作爲一名音樂人,她希望新的一年創作出更多好的音樂作品,也希望粉絲朋友們新的一年順順利利,開開心心。“這麼危險的事情,這麼震撼的畫面,我都親身體驗過,感覺很自豪。這麼危險的花棚我都鑽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算事兒。”

文/本報記者戴幼卿實習生金晶

統籌/蔣朔

供圖/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