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鑑 | 華服國風 繁花綻放

近年來,“國潮”文化持續流行,中國傳統文化與東方美學不斷“出圈”,從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及各地方衛視的晚會和綜藝節目中即可見一斑。其中的中國傳統服飾,更是養眼養心,盡顯國風古韻與文化內涵。

中國,古稱“華夏”。《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服是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總稱,涵蓋了5000多年曆史上中華各民族的傳統服飾,以及中國各朝代的形制古裝。漢服是華服的代表之一,旗袍、馬褂、苗服、藏袍、蒙古袍等也是華服大家庭的成員。中國以衣冠大國、禮儀之邦著稱,華服根植於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着中華民族特質,從歷史中沉澱出繁複美麗的萬種風情,亦體現了積極向上的時代精神。

中國傳統服飾經歷了取暖禦寒、遮羞蔽體、美化裝飾等功用的變遷,始終與中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變化緊密相關。古書《身章撮要》說:“衣服,身之章(裝飾)也。”我國古代先民以鳥羽、樹葉、獸皮裹身,到了黃帝嫘祖之世,才懂得用絲麻製衣。春秋戰國時期盛行“深衣”式服裝,“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男女均穿“上衣下裳”,象徵天地乾坤之永恆有序。秦代,男性服飾崇尚黑色,衣着多是繞襟盤旋而下,腰帶邊沿織有裝飾;女服大襟窄袖,長裙飄逸,配上銀錠式後垂髮髻,彰顯女性之美。漢代,男子多身着短衣披肩,冠巾束着頭髮,有時穿窄袖寬衣的拂地長衣,顯示精幹瀟灑的風度;女人則襦裙合一,襯出體態的窈窕和輕盈。宋代男子朝服爲大袖寬衫,女子中盛行來自契丹的“解馬裝”。元代,貴族多着四合如意雲肩。清代後期,滿漢婦女服飾風格互相交融,滿族長袍經過改良演變成旗袍,受到當時女子的喜愛。

20世紀20年代,旗袍又經過多次改良,裁小腰身、降低領口、縮短裙長,使人的體態顯現得更直接,活動更方便。這種修長適體的新式旗袍深受廣大女性青睞,並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頗爲興盛。20世紀90年代,對外開放的中國日益引起國際時裝界的關注,旗袍作爲經典單品也重新引來追捧,各種新式旗袍不斷涌現,在時尚圈和重要社交場合都佔據重要席位。

近幾年,宋錦馬甲、香雲紗外套、刺繡馬面裙、改良旗袍等“新中式穿搭”日漸走紅,尤其從2018年逐漸流行起來的馬面裙,成爲許多女性鍾愛的“戰袍”。年輕人穿着馬面裙去熱門景點“打卡”,中老年模特隊穿上馬面裙,走出不一樣的風采,還有人把馬面裙穿到國外街頭,收穫路人的讚賞和豔羨。

馬面裙由馬面和褶襉組成,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襉,中間裙門重合而成光面。馬面裙在宋代已初具雛形,元明清時期開始流行。這種裙子起源於北方的遊牧民族契丹,傳統的漢服裙子只有後面一個裙門,無法騎馬,契丹人開了四個裙門以便於騎馬。現代女性穿的馬面裙主要是明代風格,相對更加簡潔實用。明代馬面裙裝飾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動物類紋樣如龍鳳,象徵吉祥和美好姻緣;植物類紋樣中,牡丹代表富貴、菊花代表益壽延年。

如今的大街小巷,無論春夏秋冬,經常能看到傳統服飾的身影,宛若繁花綻放、星燦天空。許多女子身着華裳,再化個古風妝容,既穿出了歷史之源、傳統之美,又彰顯了禮儀之韻、時尚之潮。年輕人穿着華服源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回望與熱愛,也體現了一種文化自信。正如潘魯生在《服飾潮流與服飾文化》一書中所寫:傳統服裝不再只是老一輩“壓箱底”的紀念與回憶,更是當下年輕人表達文化身份、建立生活儀式感、塑造自身個性形象的選擇,形成了跨越網絡與現實、文化與旅遊、影像與敘事的多元表達。

2024年4月9日《中國文化報》

第8版刊發特別報道

《華服國風 繁花綻放”》

責編:陳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