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獲利驚見大幅衰退 保險局緊盯資本適足

▲5大壽險公司12月單月虧損高達151億元。(圖/記者戴瑞瑤製表

記者戴瑞瑤/綜合報導

2018年12月5大壽險公司單月虧損高達151億元,成爲壽險業最黑暗的一個月,保險局調查,目前各家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RBC)仍高於法令規定的200%以上,資金仍舊充足,但已緊盯各公司資本結構,預防系統性風險。壽險公司指出,將從增加外匯價格準備金、多販售美元保單面向着手因應

兩大龍頭壽險12月虧損超過100億

12月壽險業獲利一出來,紛紛跌破大家眼鏡,單月虧損最嚴重前2名,竟然是過去一向獲利良好的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兩大壽險龍頭就慘賠超過100億,富邦人壽最慘賠了55.6億元。

富邦人壽指出,12月單月虧損高達55億元,主要就是因爲當月有增提30億元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據悉,富邦人壽是主動向保險局申請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希望未雨綢繆,爲2019年在調整避險比例時,保留較多的緩衝空間,且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仍可計入RBC,厚實資本。

相對的,新光人壽虧損從9月開始一路持續擴大,連續4個月出現虧損,且每月賠錢金額都超過20億元,11月單月虧損高達42.65億元,12月虧損30.48億元,導致新壽原本前10月累計稅後淨利還有125億元,到12月已經降到只剩下52.32億元,獲利可以說是大腰斬。

壽險公司兩策略因應 保險局盯資本適足率

爲了阻止虧損持續擴大,新光人壽總經理蔡雄繼表示,會從兩大面向來因應。第一是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將從目前的47億元增加到100億元,近期就會向保險局申請。但增提外匯準備金後,要如何避免富邦人壽12月侵蝕獲利的情形,蔡雄繼說,會從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金來提撥,希望能不要侵蝕到獲利表現。

另外,新壽也會多賣美元保單,拉高新契約保費收入中,美元保單的比重。因爲美元保單是直接採美元計價,壽險公司可以直接拿美元去海外投資,不用負擔高額避險成本,但若新契約保費中大多是臺幣計價保單,壽險公司要先把臺幣換成美元,就要負擔昂貴的避險成本。新壽表示,目前新契約保費收入中,美元保單比重約55%,今年希望能拉高到75%。

面對前5大壽險公司在12月都慘賠,整體壽險業還能撐下去嗎?保險局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低於標準的200%以下,壽險業平均RBC也還在300%以上,顯示還有足夠的資本來面對,各家壽險公司也都增提外匯準備金,因應市場變化。目前壽險業法定RBC標準爲200%,若低於200%,保險局就會馬上要求限期增資,目前也會密切觀察。

臺美利差吃掉壽險業獲利 保險局壓力測試災情擴大

►壽險業今年仍面臨巨大挑戰 學者:臺美利差會再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