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談臺大選 布林肯再強調臺海和平穩定

國務卿布林肯16日在瑞士出席達沃斯經濟論壇。圖爲布林肯拜會瑞士新總統阿姆赫德。(美聯社)

臺灣大選落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6日接受財經新聞CNBC專訪表示,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最關心的就是,臺海的和平、穩定、不改變現狀,以及以和平方式解決任何分歧。

布林肯說,他分別對臺灣與中國說明,美國的重點在維持和平與穩定;同時,美中關係既重大且複雜,也是美國的政策重心。

布林肯在臺灣選舉結束後不久,便透過國務院發表聲明恭賀當選人賴清德,並重申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美中三聯合公報與六項保證的「一箇中國」政策,期待深化與臺灣的關係。

但中國外交部強烈譴責布林肯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布林肯16日迴應,在臺灣選舉前一天,他與一位中方非常資深的官員(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華府碰面,會談主題之一正是臺灣選舉;他非常清楚地說明了美國對臺灣和中國的立場,亦即美國有長期的一中政策,不會改變,美國重申這項立場,同時,他也告訴中方官員,美國非常堅定維持現狀、和平與穩定。

布林肯說,「中國要自己決定他們會做什麼、不做什麼。但我認爲,他們近年來採取的做法已在在證明與他們的利益背道而馳。」透過經濟、軍事、外交和孤立來嘗試對臺灣加壓,刺激到的只是那些他們不想刺激的人。

布林肯也捍衛拜登總統在選後第一時間的立場,拜登說「我們不支持(臺灣)獨立」。

布林肯表示,這是美國一直以來的政策,此政策使美國能盡其所能地保有和平穩定,免於現狀遭破壞,他補充,現狀一旦被破壞將影響全世界所有人。

布林肯說,美國推動晶片製造本土化需要時間,臺灣在晶片領域依然非常重要;此外,臺灣海峽是全球貨運流通要道,這點重要性也不會改變。

此次臺灣選舉備受各界關注,參院外交委員會17日將舉行閉門聽證會,邀請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出席說明臺灣選舉對兩岸關係的戰略影響;布林肯自己18日也將赴該委員會對參議員閉門簡報,預料這兩場閉門會議都將觸及臺灣選舉與美中關係。

美國前高層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臺,15日與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會面。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15日表示,代表團與賴清德會面時,特別討論關鍵政策延續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兩岸維持現狀和國防議題。她強調,美方反對兩岸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臺灣獨立,同時支持兩岸對話。

羅森柏格表示,美國對臺政策會維持不變,不會因爲臺灣有新政府上臺就改變,這是因爲臺海和平穩定符合美國長期利益。

她表示,美國長期、明確的期待仍是兩岸分歧須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以和平方式解決,美國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不支持臺灣獨立,並支持兩岸對話。

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哈德利及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14日由羅森柏格陪同訪臺,哈德利等人16日上午離臺,還要停留臺灣數日的羅森柏格16日AIT內湖總部舉行媒體說明會。

羅森柏格指出,美國遵循前例,在臺灣總統選舉後派遣兩位代表來臺,不只要傳達美國人民對臺灣的祝賀之意,也要強調美國對臺夥伴關係的跨黨派支持,以及美國對政權順利交接的支持 。

羅森柏格表示,代表團與賴清德會面時,除再次傳達美國人民的祝賀,也討論到關鍵政策延續的重要性,其中包括維持兩岸現狀、防衛議題、臺美經貿及人民間的關係,也討論到政權交接,民主、透明的重要性。此外,代表團也強調美國對臺的承諾仍堅若磐石。

羅森柏格預告會待在臺灣數日與臺灣資深官員就特定議題、如何延續雙邊合作進行討論,包括美國支持臺灣自我防衛能力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