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4300億美元!英偉達三天跌掉兩個高通,華爾街開始擔心了

繼上週二短暫地成爲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後,AI(人工智能)芯片龍頭英偉達的股價已連續三日走低,或進入調整階段。

當地時間6月24日,英偉達(Nasdaq:NVDA)股價收於每股118.11美元,跌6.68%,總市值2.91萬億美元。就在本月,英偉達一度成爲有史以來第三家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的企業,並在上週創下每股135.58美元的拆股後歷史最高收盤價,市值達到3.34萬億美元,超越蘋果和微軟,成爲全球市值第一大公司。

然而在那之後,英偉達股價出現回調。在最近的三個交易日,英偉達從18日每股135.58美元的收盤價下跌超12%,市值累計蒸發約4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2萬億元),創下單一上市公司三天市值最大跌幅的紀錄,相當於兩個高通的市值(2241億美元)。

投資者正在選擇獲利了結,與此同時,英偉達CEO黃仁勳也在拋售股票。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黃仁勳在6月13日至21日期間累計減持了72萬股英偉達股票,套現金額達到9460萬美元。此外,英偉達的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以及其他高管也在減持。

英偉達的下跌也引發了芯片製造商和其他與AI相關公司的股價下滑。例如,銷售搭載英偉達AI芯片的服務器的超威電腦(Nasdaq:SMCI)股價跌 8.7%,戴爾(Nasdaq:DELL)跌5.2%,半導體巨頭高通(Nasdaq:QCOM)和博通(Nasdaq:AVGO)分別下降5.5%和3.7%。

雖然近日股價大跌,但英偉達今年的漲幅依舊驚人,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超威電腦。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英偉達的股價已經上漲138.53%。

而對於英偉達股價的長期發展,華爾街意見不一,整體情緒仍然偏於樂觀。

在上週的一份報告中,美國銀行的分析師重申了對於該股150美元的目標價,並稱其爲“首選股”:“由於股票的急劇攀升,該股容易被套現,但我們認爲任何波動應該都是短暫的。”

上週末,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師維持了對該股票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135美元上調至150美元,將英偉達稱爲“王者和造王者(king and kingmaker)”。

當然,也有一些謹慎的聲音。例如,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的投資組合經理Neville Javeri表示:“在短期內,投資者可能會開始對AI產生疲勞,或者更擔心指數集中度。”

市場調研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Patrick Moorhead指出,投資者應留意回調的跡象是否會持續。他認爲,儘管英偉達的主導地位“在未來六到九個月內”不會改變,但投資者應關注“生態系統中的企業是否在盈利”。

Moorhead解釋道:“例如Adobe、Salesforce、SAP和ServiceNow等軟件公司,如果企業和消費者不爲他們新的AI功能支付更多費用,整個盈利鏈條將中斷,就像我們在互聯網泡沫中看到的那樣。”

目前,Factset的數據顯示,60名分析師中有54名給予英偉達“買入”或“跑贏大盤”評級,其餘6人則給予“持有”評級。分析師們給英偉達的平均目標價爲126.57美元,最高目標價爲200美元。

另外,英偉達將在當地時間6月26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在這個高層拋售自家股票的時間點上,市場或將密切關注他們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