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暴跌2500億後,吉利又要抄底歐洲車企?李書福步子邁得有點大

越是收購,股價越跌,市值已經蒸發近2500億的吉利,到底怎麼了?

繼2022年5月份收購雷諾韓國公司34%股權之後,李書福又把目標對準了雷諾的燃油車業務。有消息傳出,乘着雷諾拆分純電、燃油車之際,吉利迅速跟進談判,意圖對雷諾日漸沒落的燃油車品牌價值開展“抄底式”接盤。一旦此次收購成功,吉利將手握6家歐洲車企。

然而,就在吉利大肆海外收購時,自家股市也正面臨被別人“抄底”的尷尬局面。

數據顯示,自去年年末開始,吉利股票接連跳水,截至今年10月份,吉利單股價格已跌破9元/股,相比2021年最高的36元/股,下跌幅度達75%,市值蒸發近2500億元。

越收購越下跌,李書福在打的算盤不太“如意”呀。

一、一場蛇吞象,吉利獲得了什麼

20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成功拿下沃爾沃轎車品牌所有權——這場在今天看來“蛇吞象”的成功典範,在當年卻並不被太多人看好。因爲在吞併豪華車企的喜悅過後,不少人都發現,吉利似乎只是出錢當了一次“接盤俠”。

在品牌歸屬方面,沃爾沃僅與吉利控股公司存在股權隸屬關係,並不從屬於吉利汽車。至於汽車技術方面,早在收購合同簽署前,李書福和沃爾沃高層便達成一致:沃爾沃已有的汽車技術,絕無可能供吉利汽車直接使用。

品牌、技術都沒摸到,李書福花錢收購了個啥?其實,吉利私下搞了不少“小動作”。

在完成收購的第二年,沃爾沃即通過技術轉讓協議,向吉利轉讓了GMC升級平臺、車內空氣質量控制、GX7安全革新三項技術。藉助沃爾沃提供的GMC平臺,吉利得以在此後開發的博瑞B級轎車中裝載自適應巡航、半自動泊車、城市預碰撞等一系列當年自主品牌中少見的“黑科技”。

在緊隨其後的混動時代,吉利又參與了沃爾沃主導的CMA基礎模塊平臺建設,應用CMA平臺,吉利成功打造出插電混動的領克車型和博瑞GE油電混合車型。

CMA成功應用後不久,吉利和沃爾沃又在純電汽車平臺的開發上,達成新的合作協議。由雙方開發的PMA架構,不僅將服務於直屬於吉利的帝豪純電車型,還將用於寶騰、路特斯、倫敦出租車的電動化轉型中。

可以說,收購的確夯實了吉利原本薄弱的“基本功”。

二、收購和下跌背後的關聯邏輯

雖說如今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市場,吉利的後勁明顯不如比亞迪,但我們仍可以說,吉利是國內新能源轉型最成功的第二家傳統車企。而沃爾沃的技術助力,功不可沒。

那麼話說回來,頻頻靠收購壯大實力的吉利,爲何卻慘遭投資者拋售?

一個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統一且集中的戰略指引。以比亞迪爲例,王傳福爲比亞迪劃定的新能源路線,就集中在兩個方向:

混動領域,專注發展插電混動,繞過日企在油電混動上的技術壁壘;純電方面,以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爲核心,避免和寧德時代等三元鋰電池廠發生“內卷式”競爭。而與比亞迪相比,吉利在新能源轉型上,卻缺乏明確而堅定的發展方向。

比如在發展路線上,吉利不僅同時在油混、插混、純電三個方向同時發力,還在氫燃料車、甲醇車2個冷門領域長期投入大量研發力量。在收購方面,吉利也表現得“葷素不忌”,從出租車公司,到摩托企業,甚至手機企業,吉利都應收盡收。

撒網式的戰略佈局,使吉利用以執行發展戰略的力量更加分散,而伴隨吉利收購“1+1<2”的情況不斷上演。主業不清晰,盈利點不突出,市場佔比一降再降,最終反饋到股票市場,只有一跌再跌了。

三、結語

總體來說,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各條賽道上的表現都只能用“堪堪及格”來形容,不過,這種不斷試錯性質的多元化嘗試,卻爲國內很多汽車的轉型提供了難得的“反面教材”。

其實,從吉利自身的發展視角看,李書福有意採用的“羣狼戰術”,也是爲吉利在未來保留了更多的翻盤可能。正如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所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年代”。

的確,誰知道10年後真正扛起新能源汽車時代的,不會說吉利開發的那些“冷門車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