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竟然分3種? 專家:選對可降低心血管疾病

▲油可分爲3大類,以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曹悅華/採訪報導

原來油有哪麼多種!每天飲食都會攝取到油脂,不過大多民衆都不知道這些油還可以細分成不同種類,故營養師張熙嫺針對「3大類油脂」做解密,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更是不同於另外兩者,適量食用竟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1.飽和脂肪酸

室溫下是固體,動物性油脂居多,例如:牛油豬油,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吃完牛肉麪的湯冷卻後,你會看到固體狀的牛油浮在上面;研究發現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升高血液中的膽固醇,導致心血管性疾病罹患風險增加。

芝麻油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圖/翻攝自Pixabay)

2.不飽和脂肪酸

分爲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UFA),大多爲植物性油脂,在室溫下爲液狀,例如:橄欖油、芝麻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幫助身體提高好的膽固醇(HDL-C)、降低壞的膽固醇(LDL-C),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3.反式脂肪酸

自然界中大部份的脂肪酸都是順式脂肪酸,植物油部分氫化加工技術處理後,會使植物油固化,增加穩定性,製造成植物性奶油,例如:人造奶油酥油炸物、烘焙麪包等;反式脂肪酸會使血中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也會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下降,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油脂比例掌握好纔不會造成健康上負擔。(圖/達志示意圖

熙嫺也提供食用油選擇的「4原則」,唯有掌握好各類油脂的比例還有注意事項,纔不會造成身體和環境過多的負擔。

1.不含膽固醇:植物性來源油脂較符合此原則。

2.飽和脂肪酸的比例:飽和脂肪酸比例愈低愈好。

3.不飽和脂肪酸比例: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4.OSI值:若爲高溫烹調的,要挑OSI值越高的越好,廚房纔不會黏膩難清洗。

張熙嫺營養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營養科學教育學士、美國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校區中華民國調酒丙級技術師證照,曾任醫療院所營養師,擁有上百場講座經歷,着有《營養師專業科目六合一 歷屆題庫完全攻略》,現有經營臉書粉絲團:吃出健康營養師 張熙嫺。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以上內容爲《ETtoday健康雲》版權所有,請新聞媒體勿抄襲。引用請註明出處,並加註營養師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