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有心理疾病的孩子

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其實是家庭病了。

一個溫暖有愛的氛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作者 | muye

有位精神科醫生說他經常遇到這樣的父母:他們喋喋不休地控訴孩子的種種問題,期待醫生可以解決。

但每次深入瞭解就會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來自原生家庭。

李玫瑾教授也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爲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爲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也就是說,生病的孩子,大都有對生病的父母,有個生病的家庭。

下面這四種家庭,最容易養出心理有疾病的孩子,一定要引起警惕。

望子成龍型家庭

中國青年報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

有七成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待,六成家長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成纔沒有錯,但過高的期待,只會讓父母陷入焦慮,孩子揹負沉重的壓力。

生活在北京的琪琪,就是其中一個。

他的父母從農村考學到北京,並且順利紮根。

爲了讓孩子能站上比他們更高的位置,早晨六點,父母便督促琪琪起牀早讀。

琪琪起不來,父母就給用冷毛巾給他洗臉,錯題太多就加一張卷子。

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琪琪成績一直位列前茅,考上了一所不錯的中學。

進入中學後,與實力更強的同學競爭,他的成績始終處於中等水平。

在學校,他備受煎熬;在家裡,父母逼得更緊。

初二下學期,琪琪徹底無法上學了,去醫院做抑鬱障礙評估,被確診爲中度抑鬱。

作家陳欣銀說:“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他們在情緒適應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是付出一定代價的。”

爲人父母,大多望子成龍,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

被父母逼得太緊的孩子,猶如一根橡皮筋,扯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形、斷裂。

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鬱》中,有個叫鍾華的女生,她之所以患上抑鬱症和母親的高期待密不可分。

母親要求女兒處處拔尖,寄希望於她將來能考上名校。

女兒考了全班第三名,媽媽非但沒有表揚她,反而質問:爲什麼沒有考上第一名?

女兒終於考了全班第一,媽媽仍舊不滿意:你爲什麼不考上年級第一?

媽媽的高標準,讓鍾華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得到媽媽的認可。

終於有一天,她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哭着對父親說,我活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父母才意識到,原來女兒患上了抑鬱症。

心理諮詢師周小寬說過:

過度期待,就是施虐。

降低期待,在鬆弛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孩子纔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冷漠型家庭

你知道什麼叫“冰箱式父母”嗎?

就是對孩子冷漠嚴苛、缺乏溝通,冷冰冰的像臺冰箱,吝嗇於表達愛意。

一位中學老師,講過她班上一位男同學的經歷。

這個男生成績很優秀,可他卻悲觀厭世,有輕生的念頭。

經過診斷,孩子的心理疾病已經非常嚴重。

男孩生病的誘因就是,他與父母的關係很冷淡,一直認爲父母“打心眼裡不喜歡自己”。

他父親有自己的產業,母親在幫父親打下手。雖然他不用爲自己的衣食住行操心,但他總覺得自己在父母眼裡是多餘的。

比如父母幾乎沒有專門爲他做過喜歡吃的飯菜,沒有給他過過一個生日。

他跟父母聊的很多想法基本都被忽視。

父母出差,把他放在爺爺奶奶家,一個星期都不會給他打一個電話。

有一次,他嘗試與父母溝通,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他們。

沒想到換來的不是父母的反思,而是責備。

父親用略帶嘲諷的口吻說:我們生你養你,讓你吃穿不愁,你還談什麼條件?

親子關係中,情感忽視是比暴力更殘忍的存在。

如果說溫暖的家庭是港灣,那冷漠的父母則像黑洞,拖拽着孩子往下沉。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富養,不是物質的滿足,而是學會向孩子表達愛。

當孩子遇到困難,對他說:別怕,我們愛你,會在你身後支持你。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及時說:我們愛你,做錯了事改正了還是好孩子。

當孩子成功了,請說:我們愛你,爲你感到驕傲。

父母只有托住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感受,才能讓他獲得愛和安全感,擁有一往無前的信心和勇氣。

指責型家庭

臨牀心理學上也有個概念叫“語言虐待”,又叫“隱形精神暴力”。

若一個家處處充滿了埋怨、指責和控訴,那無異於精神病院。

這樣的環境,不可能養出正常的孩子。

俞敏洪曾在節目中分享過一個案例。

有個孩子高考考了638分,離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差了30多分。

雖然沒有考上北大,但可以考上其他名校,父母卻不滿足,指着孩子鼻子罵:

“你看,我平時就讓你小心點,就讓你不要粗心。高考就這麼一次,進北大的機會就被你這樣錯失了,我們平時和你說的話爲什麼不聽?”

父母不間斷地指責,孩子當時就崩潰了。

更可怕的是,不到一個星期,這個孩子就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症。

指責型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密根大學曾有研究顯示:

當一個人遭受語言攻擊時,他感受到的情緒傷痛,跟身體受傷時所體驗到的,幾乎是同等級別的疼痛。

遭受語言攻擊時,大腦中被激活的區域

很多時候,孩子寧願承受肉體上的疼痛,也無法承受父母言語上的辱罵和打壓。

《給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書中寫道:

“父母對孩子的苛責、傷人的態度和偏見,都會內化在孩子的自尊感中,從而形成一種反自我的內在聲音,讓孩子自我攻擊。”

當孩子無論做什麼,得到的都是否定和批評,他便會開始自我貶低、自我懷疑。

最後陷入無盡的內耗,不斷折磨自己,直到把自己逼出病來。

專制型家庭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專斷性教養方式”理論:拒絕+控制。

父母喜歡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只能服從,不能反抗,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林生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父母是成功的商人,家境優越。

他從小被父母送去學鋼琴,其實他最喜歡的是武術和踢球。

可專制的父母不允許他反抗,他只好硬着頭皮練琴,一練就是十年,卻也沒有多大成就。

好不容易熬到高考,林生以爲終於可以選喜歡的專業了,卻沒想到,父親直接拿走高考志願表,替他填了國際貿易專業。

“你將來要繼承我的事業,以後家裡的生意就靠你了。”

面對不喜歡的專業,林生的四年大學生活很痛苦。

畢業後,他像傀儡一樣,被安排到家族企業工作,酒桌上觥籌交錯,商場上爾虞我詐。

一次酒醉之後,林生說:

“外人都以爲我很成功,誰知道我有多厭惡現在的生活。我從來沒得到過想要的生活,我不過是父母爲了完成他們夢想的工具。”

林生因爲不熱愛,不擅長經商,最後他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專制型父母培養的孩子,內心滿是傷痕,充滿自卑,永遠無法認同自己。

壞父母代替孩子,好父母守望孩子。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都渴望被看見、被尊重、被認可。

父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孩子的內心就會感到被壓抑、被忽視、被傷害。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爲他安排一個光鮮的人生,而是尊重他,給他自由,讓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孩子會更獨立自主、有主見,懂得自我管理、自我負責。

蔡康永說過這樣一段話:

“父母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麼?是給他們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作爲父母,提供一個鬆弛的、溫暖的家庭環境,便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那就請牢記:

束縛不是愛;

指責換不來溫暖;

高期待養不出健康的孩子;

忽視只會讓孩子的世界充滿黑暗。

好的教育應該帶着光,讓孩子成爲有血有肉、情感真實,自信而又強大的人。

點個贊吧,願爲人父母的我們,都能養出眼裡有光,身心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