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大陸進口辣椒粉檢出「工業染料」和違規農藥

食藥署最新邊境檢驗不合格產品清單中,有5批違規品項爲從中國大陸輸入的辣椒粉。圖/食藥署提供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佈,最新邊境檢驗不合格產品清單,25批不合格品項中,中國大陸辣椒粉佔了5件,分別爲2批殘留非法定着色劑「蘇丹色素三號」,3批被發現使用不得檢出的農藥克美素,近半年中國辣椒粉總報驗批數爲167批、重1120.5公噸,不合格批數有23批、重達132.9公噸,不合格率13.77%。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說,今天公佈的品項中,有5批次是自中國輸入辣椒粉,其中2批檢出農藥殘留或者使用違規色素蘇丹紅,進口業者爲佳廣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從中國輸入的辣椒粉,檢出含非法定着色劑「蘇丹色素三號」,分別重達1萬5207公斤和1萬3696公斤,相關品項全數退運或銷燬,在邊境將持續對業者採百分之百逐批查驗。

其他3批辣椒粉則被檢出,均有不得使用的檢出農藥克美素,林金富表示,進口業者分別爲秦冠貿易有限公司和忠信國際開發事業有限公司,前者進口1批,檢出殘留克美素0.4ppm,重達2160公斤;後者分別爲0.22ppm和0.18ppm,重量分別爲3.9公斤和5.1公斤,相關品項全數退運或銷燬,在邊境持續對業者採百分之百逐批查驗。

林金富指出,統計至去年7月22日至今年1月22日,中國辣椒粉總報驗批數爲167批、重1120.5公噸,不合格批數有23批、重達132.9公噸,不合格率13.77%,檢驗不合格品項中,「蘇丹色素三號」有5批爲、農藥克美素則有18批次。

根據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蘇丹紅屬於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證據皆不足的第三級致癌物,爲工業用染料,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先前表示,蘇丹紅爲偶氮化合物,進入人體後被分解爲氨類,經動物實驗證實,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第二級致癌物,因此各國政府幾乎都不允許添加於食品,接觸到皮膚也會增加過敏反應的機會。

今天公佈的不合格清單中,同樣自中國大陸輸入的,還有運堤國際有限公司進口的3批木鏟,林金富指出,爲了模擬產品在日常生活使用情境,將產品放置在95℃的4%醋酸中半小時,蒸發殘值介於56至152ppm;放置在20%乙醇中半小時,蒸發殘值則爲60ppm和77ppm,總計4800件、共253.3全數退運或銷燬。

食藥署今天公佈的25件不合格品項分別爲,中國大陸出口辣椒粉5批、絞股藍、桑椹子、砂仁、木鏟3批;克羅埃西亞出口松露;日本出口鮮奇異果和白米;泰國出口馬蜂橙葉;羅馬尼亞出口新鮮白松露;印度出口餘甘子粉;土耳其出口玉米粉;美國出口植物香料;貝里斯出口辣椒醬;法國出口柑橘與瓜拿納萃取物;印尼出口綠豆;韓國出口「鮮葡萄」3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