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九號公司常州工廠:電動兩輪車產能火熱擴張,今年線下再開1500家門店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常州報道

每36秒生產一輛智能電動兩輪車、每40秒生產一臺智能電動滑板車、每180秒生產一臺全地形車發動機——4月12日《華夏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九號公司常州工廠,目睹了這裡繁忙的生產景象。作爲一家以短交通和機器人爲核心主業的公司,九號公司在常州的三大工廠已累計生產電動滑板車超1200萬臺、電動平衡車超400萬臺、電動兩輪車超300萬臺。

當天九號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高祿峰還接受了《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的採訪,談及了對公司未來的規劃以及思考,“從長遠市場來講,公司有志於成爲全球做各個細分品類的第一。在短交通和機器人行業做全球的企業。”而對於時下熾熱的造車,他也迴應稱,“汽車工業門檻非常高,我們內部有非常明確的決議,先把平衡車、滑板車、電動兩輪車、全地形車這些手頭的事做好,是最關鍵的。”

4月15日,九號公司在科創板收於29.4元,漲5.76%,總市值超過210億元。

電動兩輪車大擴張

雖然不是傳統旺季,但九號公司常州電動兩輪車工廠已然產能全開,工廠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去年9月旺季時其一個月的產能是22萬臺,而今年3月的產能就已達到23萬臺。

不僅如此,九號公司電動兩輪車的產能還在大幅擴張中。

記者瞭解到,其位於常州的智能電動兩輪車工廠成立於2019年12月,佔地22萬平方米。目前A期、B期廠房已經投產,年產能可達250萬臺,C期廠房在建中,預計2024年底完工,屆時公司電動車工廠整體年產能可以達到350萬—400萬臺。作爲參照,財報披露九號公司去年生產電動兩輪車148.5萬臺,同比增長約74%。上述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以前電動兩輪車業務在公司內是“小弟”,2021年以前不到公司整體收入的1/5,而今年佔比大概會超過一半。

事實上,電動兩輪車在去年已經成爲九號公司的第一大收入來源,當年42.3億元的收入佔到總收入的41.4%,74.1%的同比增速在公司內部僅次於機器人業務,但後者去年的收入只有2.5億元。

據記者瞭解,九號公司的電動兩輪車主要面向國內市場。而此前其還披露2024年底預計增加不少於去年的1500家門店,達到6000家。財報顯示,去年九號公司的電動兩輪車系列建店補貼衝減營業收入1.16億元。剔除建店補貼影響後,毛利率爲21.42%。

對於線下開店計劃,高祿峰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九號公司的開店邏輯是以用戶的需求爲指引,原來的密度並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在北京好像看到的多一些,事實上當你到一二三線城市之後,四五線城市相關的需求滿足就變成我們逐漸夯實經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

在產能和門店大舉擴張背後,高祿峰當天援引數據表示,電動兩輪車是一個巨大的品類,僅中國市場每年兩輪電動車的銷售總檯數基本上是6000萬臺起,“我個人預判未來在整個東南亞,在整個歐洲都有從燃油向電力驅動巨大的行業市場機會。如果抓住了中國6000萬臺的規模,再加上全球拓展的可能性,這個行業我覺得空間是無限的。”

他當天還認爲,目前國內兩輪電動車的換車潮可能會有所延續,但不會像之前波瀾壯闊,但是未來3-5年內,“我覺得九號向上的趨勢,目前看沒有變化。”

去年海外市場營收近半

除了面向國內市場的電動兩輪車,九號公司的電動滑板車、全地形車、割草機器人等業務則較多面向海外市場。在去年102.2億元營業收入中,海外市場48億營收佔比達47.05%,當期海外市場32.68%的毛利率則比國內市場高出近11個百分點。

海外市場已然成爲九號公司業績的重要推力。

在談到對上述業務的增長預期時,高祿峰預計,全地形車業務今年的增速會比去年更快,第一個小的目標是先做到全球市場份額的10%,割草機器人今年的增速也會不低於去年,電動滑板車今年也會有小幅增加。此外,年初九號公司還在今年CES上發佈了主要面向歐美市場的E-BIKE產品,高祿峰當天還表示,E-BIKE每年存量市場空間很大,“我們依然提出要及時達到10%的小目標。”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九號公司在近十年前,便以一樁“蛇吞象”的資本收購迅速打開出海局面。2015年,成立剛三年的九號公司收購了平衡車鼻祖美國的Segway公司,2015年下半年其發佈了九號平衡車,到今天爲止已經累計出貨400萬臺。財報還顯示,2023年九號公司的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業務營收爲34.8億元,是公司第二大收入來源,毛利率達到29.45%。

這樁收購也讓九號公司的出海,相對國內其他硬件公司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4月12日,九號公司董秘徐鵬當天在談及海外市場時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Segway在歐美市場的品牌優勢,讓九號公司的營銷推廣,比如進入大的KA等零售渠道會更容易,他同時表示,除了上述收購,2016年九號公司還在歐洲成立了自己的本地子公司,“除了給當地創造就業,帶來稅收之外,最重要的是瞭解當地用戶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需求,同時跟當地的供應商、包括零售企業對接,這些都不是簡簡單單把貨物賣給出口貿易商這種模式。”他認爲,雖然上述這些不像技術看起來那麼複雜,但是需要時間,需要不斷去搭資源。

而對於想要出海的國內硬件公司,高祿峰還建議,“千萬不要盲目,什麼都想下口,還是要挑單點打透,可能機會更大一些。”他以歐洲和北美市場舉例稱,每個國家的政策和法規都不一樣,比如滑板車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面臨的相關規章制度和對應的法規要求,全部都不一樣,絕對不是一個海外總監、一個海外銷售就能夠涵蓋所有國家。

對於2024年以及更長遠的下一個十年,高祿峰當天還表示,“公司仍將向着把生態做強,把紅海做藍的目標繼續前進,縱向優化產品序列,而深入全球化市場仍是主旋律。 ”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