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的盡頭是勞保用品

說到勞保用品,你能想到什麼?

是工地上那一羣羣“小黃帽”,還是車間裡那一雙雙“小黑手”?是機械狂魔的鐵面罩,還是科學怪人的護目鏡?

是這樣——

還是這樣——

在大多數年輕人的印象中,勞保用品好像無論如何都與時尚壓根不沾邊兒。

可是,在一些偶然的嘗試過後,年輕人們竟然對勞保用品真香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勞保店,並將勞保用品當成了時尚單品。

勞保用品能混出頭,還得靠那無可比擬的性價比。

畢竟當代年輕人最大的消費原則,必須是——不花半點冤枉錢。

外賣的滿減從不錯過,不包郵的產品直接勸退。

主打一個該省則省。

所以,當這樣的00後看到勞保店1塊錢高質量麻袋時......

管它是什麼用品,那熊熊燃燒的購買慾早就收不住了!

還有那連釘子都刺不透的勞保鞋,這質量、這價格......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包括這5塊錢的手套,讓多少花大幾十買到破手套的大冤種暗自垂淚?

而且這些勞保用品,還能當做大牌潮牌的平替!

比如某單位員工的勞保大棉襖,只要把單位logo拆下來,誰還分得清它和經典款的派克大衣。

而且勞保棉襖外表純棉磨毛加厚,內裡300克羽絨棉填充還能拆卸,一件就接近4斤。不到200塊的價格,能穿一年四季。

再比如某洗車廠膠鞋,完全可以當露營裝備平替。

耐穿耐磨,防水易清潔,花幾十塊錢就能享受來自幾千塊大牌露營雨靴的快樂。

價格低質量好,這簡直就是“平替之光”!

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勞保店尋寶之旅。

進店後,在這樣極致的性價比下瘋狂心動。

出店後,又將勞保店划進日雜用品shopping目的地裡。

光是性價比一點或許還吸引不到年輕人。但如果加上時尚的標籤,那這勞保用品可是疊了一個大buff,吸引效果直接拉滿。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衫馬靠鞍,看你會穿不會穿。

遇上會穿的年輕人,勞保用品也能化身時尚界頂流。

比如,在獨具慧眼的年輕人看來,勞保服也有工裝風的feel。經過簡單的搭配,土土的勞保服直接氣質大變,成了酷guy的首選。

△來源:抖音@小滴DRAMA

還有這電工揹包,直接秒殺韓國東大門系列單品。

ins風輕鬆拿捏,揹着出街也是妥妥的亮眼。

△來源:小紅書@一天到晚OKFINE!

哪怕不加搭配,勞保工裝那股簡單又質樸的氣質依舊很吸引人。對於身材長相都不錯的人,我只能說:勞保工裝是最好的濾鏡。

就像某綜藝中身穿工裝的小哥哥們,引得大批網友直呼:請把工裝焊在身上。

△來源:小紅書@網友小金

不會搭配、穿不出時尚感怎麼辦?

爆改!爆改!爆改!

親手改良後的勞保用品還叫勞保用品嗎?不!那是脫胎換骨後的鈕鈷祿·勞保,是匯聚創意的焦點之作。

就像眼前這個朋克風電音手套怎麼也沒想到,幾秒鐘前它還是個電工手套。

△來源:小紅書@ドブネズミ

普通運動小白鞋同樣想不到,遇上防滑鞋套自己能秒變潮牌。

不過,勞保用品自身就沒點時尚因子嗎?當然有!不然爲什麼那麼多大牌都碰瓷我們勞保用品。

就比如價值2萬元的愛馬仕安全帽。

雖然不知道這2萬元的安全帽受衆是誰,但這不妨礙我們在有人說安全帽土的時候掏出這張圖。

還有葆蝶家這六千多塊錢的運動鞋。

在價格上,只能說與勞保鞋毫不相干;在外觀上,卻與勞保鞋一模一樣。

至於碰瓷的原因,就要問問中國潮流界扛把子們。

首先出場的,是潮流服裝品牌Kiko Kostadinov。據說,該品牌設計師自認爲已將工業設計與戶外機能風格巧妙融合,打造出了風格獨特的時裝美學。

可如果穿不好,那效果是這樣的。

但無論哪種上身效果,明眼人一看就能發現,這不就是勞保風嘛!

其次出場的是如今的貴价羽絨服天花板加拿大鵝。你敢相信單價萬元起的大牌,最初竟然只是一個開在城鄉結合部的勞保用品小作坊。

和那些卯足了勁兒吹自己曾經給各種皇室服務的老牌奢侈品不同,加拿大鵝在成立初期便宣傳:爲戶外工作者服務。其商品就是各種馬甲背心,雨衣雨鞋,棉襖大褂。目標用戶主要爲環衛工,護林員,還有各地的保安外勤等,主打一個實用抗凍。

不過後來,爲了提高品牌定位,加拿大鵝纔開始提出堅持“純種加拿大製造”的宣言。然後不斷提純,號稱是加拿大的原料,加拿大的技術,和加拿大的工人,還有加拿大不幸中槍的郊狼皮毛,搞起了“純純加拿大”風格。

說到這裡,或許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

簡單大方,實用好穿,就是勞保用品的時尚密碼。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很多人都準備找家勞保店逛逛了?

但是,在固有印象中,勞保店就是又髒又亂的小破屋。

想到這兒,心動的小jiojio就撤了回來。

別急!讓我們再仔細瞅瞅。有些小破屋已經揹着同行悄悄升級成了plus版。

看這整齊的碼放。

看這經典的排列。

這誰還能分得清時尚買手店和勞保店啊!

而且裡面的東西實在寶藏,價格也實在美麗,分分鐘實現囤貨自由。

怪不得年輕人成天往勞保店鑽!

不過,這樣寶藏的勞保用品店,卻也面臨着生存危機。

勞保用品行業競爭很激烈,尤其是經銷商之間,價格戰從來都沒斷過。“貨是一車一車往外出,但是錢沒掙到幾個”成了大多數勞保店的現狀。人們總是希望在勞保店實現把商品價格打下去的目標,卻忽略了成本這個東西。

就比如南京某開了20多年勞保批發公司,去年市場那麼不景氣,公司的銷售額還是做到了2000多萬,但產品的利潤卻只有23萬。因爲不停地低價甚至賠錢出貨,只是爲了綁住大客戶,提高銷量。

但年輕人的到來說不定能爲勞保店帶來新的機遇。

改良改造,轉型升級,勞保店也能發展成中國人自己的vintage店。

最後,我們不得不讚嘆當代年輕人的挖寶能力。

先是軍大衣、花棉襖,再是勞保店,還有什麼是你們發掘不了的?

作者 | 不知道編輯 | 阿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