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通膨野火 吞噬世界(楊艾俐)

6月美國CPI年增率達3%,且全球終端需求不振,臺經院警示,通膨有可能會捲土重來。(中新社)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然從破40年紀錄的8%降到4%,臺灣的CPI也下降,但絕大多數人民還是無感,物價是再也回不去了。

CPI用來衡量通貨膨脹有很大缺陷,在美國,它不包括勞務支出,只是貨物;在臺灣更荒謬,不包括最大通膨來源─房價及租金,似乎只是農業時代的指標,並不能反映人民的苦況,只供政客使用來欺哄民衆而已。

今年8月初,〈羅剎海市〉在華語世界爆紅,同時,在英語世界出現一首民歌〈理查蒙以北的富人〉(Rich Men North of Richmond),一夜走紅,說到人民的心坎,例如「我出賣靈魂,勞碌終日,工作超時,只爲幾文臭錢」,句句點明各種不同的社會問題,從低薪、貧窮、通膨、苛稅到無形控制。

而美國物價本來就高,漲10%的絕對值就比其他國家貴很多,對固定收入者來說苦不堪言,因爲薪水不可能漲如此之多。尤其牽涉到勞務方面,更是節節上漲。例如家庭清潔工兩個人各做兩小時,最低是6000臺幣起跳,5年間漲了1倍,只好自己清理。

以往到中餐館吃飯是物美價廉,但現在普通中餐館比普通西餐館還貴,兩人吃3個菜大約要1800臺幣左右,加上稅和小費約2400元,約75美元。最不合理的是小費,餐館都幫你計算好了,15%、18%、20%、25%,各要給多少,而且侍者也不熱衷於服務,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在慶典時上館子,生活情趣少了很多。

中餐館漲價主要是進口的食材上漲,美國本地種不出來,縱使種了,勞工很貴。美國建材大多靠中國進口。中美貿易戰,世界都矚目半導體的王對王,但真正影響人民的是消費品,因爲美國建材多從中國進口,美國早已因此類工業高污染而放棄了。不單建材貴,勞力也短缺,因此要重新裝潢的家庭只有再等一、兩年了,也影響了蓋新房的進度,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此次通膨野火燎原,主要還是政策所致,民主黨向來以經濟處理能力差而著名,拜登完全無計可施,只能任由自由市場運作,絲毫不做宏觀調控,而且還火上加油,例如日前白宮公佈,安養院必須達到護士和病人一定的比例,估計75%的安養院必須增加人手。新冠期間至現在,很多護士辭職,新護士培養不足,護士薪水必須增加才能找到人手。

其次是,民主黨向以慷慨給福利著稱,不管是白宮或民主黨執政的州,都大幅補貼民衆因通膨造成的損失,福利名目增加,以討好選民。很多拿福利的家庭,六口之家可以拿到十餘萬臺幣的福利,再加上糧券,根本不愁吃穿,租一個房子就不必出去工作。勞工短缺當然就要提高薪資,結果又助長了通膨。

而通膨所造成的衝擊對上班族影響最大,他們收入固定,不能享福利。萬物上漲,只有薪水不漲,根據聯準會的《美國家庭經濟福祉報告》,2022年經濟狀況良好的成年人比例大幅下降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等於成年人的生活水平倒退了6年。

另一方面,貧富差距迅速擴大,最近生成的AI將進一步擴大經濟不平等,侵害就業保障。今年夏天好萊塢編劇罷工,最近美國聯合汽車工會已經宣佈將罷工,爭取加薪25%。

這些通膨吞噬世界的苦況,就是美式資本主義的破產,維繫西方繁榮兩百多年的核心價值必須改變。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