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民主 只有選民沒有公民(衣冠城)

蔡英文公投宣講。(取自蔡英文臉書)

這次四項公投結果,不同意票高於同意票,與投票前民調結果差異很大,跌破許多人眼鏡。加上低投票率,許多解讀認爲中間選民對公投冷漠,沒有出來投票,讓公投成爲藍綠基本盤的對決;也有人認爲中間選民的缺席表達了對民進黨政府的不滿。而國民黨的動員能力與訴求無法吸引中間選民出門投票,當進入藍綠對決時,國民黨註定失敗。

這些論述都假定有一批所謂的中間選民,他們不具有特定、長期的政黨投票取向,會根據特定議題、人選,改變政黨支持;他們具有獨立判斷能力,甚至主動接受多元的政治訊息,不受政黨宣傳、新聞熱度、傳播死角等因素影響其投票行爲;甚至也不會受到原生家庭、社會階層、生活區域、教育背景等社經因素影響。他們非藍非綠,非左非右,非統非獨,這些將近4成的選民結構,是決定選舉結果的重大因素,兵家必爭之地。

在成熟兩黨制的民主國家,政黨爲了爭取中間選民,政黨立場會趨於中庸,以擴大選民支持的層面。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臺灣是如此嗎?

事實上,所謂的中間選民其中很大部分是對政治冷感,對政治訊息抱持否定、拒絕、絕緣的態度;同時他們的政治效能感也是最低的,認爲誰執政都一樣,政治不會因爲自己的參與而有所不同。他們有時也會去投票,但往往是在投票前一刻,根據身旁「意見領袖」的「指示」決定投給誰。他們可能連選民都不是,更遑論是理想中的公民。

所謂的公民意識,不僅僅是前述的政治效能感,自認有能力透過政治參與改變政治結果,公民意識還認識到要達到政治效能,除了必須有權利意識,即參與政治的諸多公民權利必須加以捍衛,他們也會認識到,如果放棄參與,無異於將自己的命運交在別人的手中。同時,作爲公民,還要有責任意識,即把參與政治視爲一種責任,政治結果可能會因自己的參與產生影響,併爲這個結果負責。

所以,如果這些所謂的中間選民是真正具有公民意識的公民,今天這四項公投的結果就不是如此。臺灣未來數年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的方向也就不會是由「北票南補」的綠營基本盤所決定。不是要苛責中間選民,而是擔心臺灣民主化過程中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公民意識就此敲了喪鐘。

公民投票對事不對人,原本就比較容易迴歸理性的政策辯論,雙方各自根據科學研究、經濟數據、各國經驗等資訊爭取民意支持。公投作爲直接民主形式,就是補充代議政治的不足,先天就缺乏討價還價、折衝讓步的過程。公投必然就是一道是非題,以此來非議公投並不恰當。但這並非說中間不需要開放的討論與說服的過程,而是更加重要。

但在現今專業化的時代,絕大多數民衆對公投議題的知識有限,這時開放的理想政治討論與溝通就依賴三個要角:第一是相關知識社羣,其中包括相關專業的學者專家、從業人士甚至政府官員,提供嚴謹專業客觀的論據。第二是公民團體或壓力團體,他們長期關注相關議題,深入現場或利益相關,他們提供根據本身利益或深入的觀點。第三是媒體,提供上述人士或團體以及大衆開放的管道與良好的溝通環境,讓各方意見有機會被聽見。

這次公投在社會討論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原本應中立、根據數字說話的專業人士失去專業道德;原本關注特定議題的公民團體,反而成爲政黨側翼,不惜攻擊昔日戰友;早已成爲一言堂的媒體及網軍充斥的網路環境,完全扼殺了應有的理想、負責的政治討論空間。最後在政府造假、扭曲、誤導之下,這樣的公投結果自然也不讓人意外。缺乏開放、公正的政治論述空間自然無法產生公民意識,臺灣民主化走到這一天,公民已死,只剩選民。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