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普發現金 滿足民粹小確幸(林保淳)
全民普發現金(本報資料照片)
國家稅收超徵了4500億,到底應該如何使用?輿論爭論不休,終於有了定論,民進黨政策大轉彎,蘇貞昌宣佈普發現金,大概在春節過後全民可領受6000元的「年後獎金」。
但是,所謂的超徵,究竟是否真的代表了臺灣的財政豐裕、社會經濟發達,一如民進黨所炫誇的,恐怕是大有問題的。民進黨執政以來的財政規畫,着重於帳面上的美化,且隱藏的鉅額舉債,都歸諸於「特別預算」之內,整個財政紀律完全敗壞,可以想見到這將是一筆「債留子孫」的巨大負擔,任何繼任的總統、黨派,都得承擔這一風險。
就各政黨來說,該不該還稅於民,幾乎都是暗藏鬼胎、精打細算的。如果不是民進黨的財政紀律敗壞,人民對民進黨已完全失去信心,想來絕對不會有此混雜的局面。其實,雖是4500億的超徵,對負債高達6兆的國家財政來說,是杯水車薪。別的不說,8800億的前瞻計劃、5500億的防疫預算,還有愈增愈多的整軍經武國防開支,以及時不時對外國的經援開支,這是連立法院、地方議會都無法監督。
正因着眼於此,國民黨深恐這些所謂的超徵稅收,被民進黨以各種名目和藉口納爲己用,預爲明年的總統、立委大選作準備,故寧可還之於民,也不願被民進黨所掌控。蔡英文雖然原未鬆口,但蘇貞昌率先發難,在衆家立委勸導之下,拍板定案,基本上是以「大撒幣」的方式收攬民心,企圖挽回2022大敗的頹勢。兩黨目的不同,卻不約而同地走上了相同的道路。
民衆黨主席柯文哲說這是「順從民粹」的惡例。嚴格說來,這確實是「民粹」,臺灣的老百姓在疫情蔓延3年的期間,許多中下階層的民衆經濟困頓、手頭拮据,正愁着難以安泰過這一個春節,當然會希望政府能稍有挹注,既然超徵如此之多,當然就會希望能夠分潤於民。衆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升斗小民解決目前迫切的需求爲急務,當然不會去想可能面臨到的後續問題。
「民粹」與「菁英」正好相對,本未必全爲負面。但由於全世界掌控政治、經濟大權的,幾乎全都是「菁英」階層,而真能蒙受其利的,也泰半是中上階層的人,因此往往都忽略了普通老百姓最微薄、最基本的要求。普通升斗小民最喜要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手頭有寬裕的錢財,能過平穩而和順的日子而已。當「菁英」們在互相算計的時候,如果還能稍微顧及到「民粹」的需求,就真的是萬幸萬幸了。
「菁英」可能會面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兩難,但「民粹」比較簡單,熊掌太貴,我們吃不起,給幾條小魚吃吃,就是大喜過望了。爲政者豈不聞「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道理?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