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監委引爆綠營核戰(彭蕙仙)

核安是有國際標準的,請不要把核安議題無限上綱,而即將主掌大政的賴清德,千萬不要被反核基本教義派給綁架了!圖爲2015年3月14日「廢核遊行」在臺北市登場,出現「用愛發電」標語。(圖/本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反核派監委田秋堇、趙永清、蔡崇義日前主動申請針對核電廠的抗震能力啓動調查。而近40年前,以反六輕發起的環保運動相關人士,包括前立法院長遊錫●和賴政府內定工程會主委陳金德等多人,12日也以慶祝《噶瑪蘭週刊》38年的名義聚集,遊錫●並公開表示「將會繼續反核」。

外界解讀,上述行動是爲了反制近來社會愈來愈強大的「反廢核」聲勢而來。儘管即將就任的準總統賴清德,當選後還未就能源電力政策明確表達立場,不過,他在競選期間曾表示,相關單位規畫把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未來緊急使用的可能,以備不時之需。

賴清德的這個說法被外界認爲他並不反對延役已經除役的核電廠;再加上賴清德原本屬意的行政院長童子賢,近來不斷鼓吹使用核電,讓不少人認爲,賴清德所領導的民進黨,反核立場似乎已經出現鬆動。

此外,近日國民黨提案修法取消核電廠延役的時間限制;新北市政府農業局5月10日覈定「核一廠室外乾式貯存場」水保計劃,讓核一廠延役的可能性大增。核一廠室外乾式貯存場過去因新北市政府沒有核可水土保持計劃,卡關了11年,如今總算可以啓用,新北市府還表示,請經濟部負起主管機關責任,「督促臺電按覈定計劃施工。」

從社會高度期待、民進黨黨內反核氛圍改變到法令鬆綁,顯示蔡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很有可能會出現調整。然而,正當被蔡英文耽誤了8年的臺灣電力、能源環境出現轉機的此時此刻,民進黨內堅持反核的勢力開始集結,並展開行動。

反核監委稱,臺灣地震多,必須更嚴格、嚴謹考慮核電設施的安全性,因此要求重新調查3座核電廠的耐震能力及補強措施。核電廠的抗震能力當然很重要,監委從安全的角度出發啓動調查,也有必要。不過,衆所周知,申請調查此案的監委們長期反核,那麼,他們會選擇對核能具有什麼立場的專家進行調查,而調查的結果是否對核能不利的可能性比較高,當然引人關注。

臺電曾對核電廠提出「地震危害再評估」,但監委田秋堇不滿,認爲評估的結果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其實這不難理解。311之後,臺灣反核運動風起雲涌,核四遭封存,政黨輪替後就一路非核,「黑核」論述成爲顯學,誰管核電廠安不安全、防不防震?

事實上,自日本福島核災後,臺電就立即展開各核電廠的「安全防護總體檢」,檢視各廠因應超大天災的能力,並陸續成立了「用過燃料池冷卻功能評估專案小組」、「防海嘯評估專案小組」及「耐震評估專案小組」等;此後,各核電廠進行「核安總體檢」,分別完成第一及第二階段安全強化方案,通過歐盟的壓力測試,以及採行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美國核管會所提出的最高標準改善建議。在臺電後續提出的全面提升核電廠安全措施升中,就包括了「提升耐震能力」。

從核電廠運作以來,核一、二及三廠都沒有出事,甚至也通過了921、403大地震的考驗。 即使是擁核人士也認同「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但核安是有國際標準的,監委可以關心、可以調查,但是請不要把核安議題無限上綱。而即將主掌大政的賴清德,也必須務實考量臺灣的需要,千萬不要被反核基本教義派給綁架了!(作者爲資深媒體人)